——来自河北省迁西县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报道
环渤海财经网5月5日讯(马鉴良)
: “七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河北省迁西县,在1439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的土地上,蕴藏着金、铁、锰等36种珍贵矿产,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矿业已成为迁西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名副其实的矿业大县。今年以来,迁西县积极探索非煤矿山依法开发、生态保护、标准化建设、综合利用和安全发展之路,争取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实施八大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家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硬件、软件、安全文化”三大体系,加快推进标准化创建工作任务。选矿企业标准化建设。整合铁选企业,实现采选合一,“一条龙”式规模化经营管理,继续推进“花园式”选厂创建活动,全方位实施“绿色”包装,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尾矿库标准化综合治理。加大对尾矿库基建、运营、闭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及时督导企业按“筑坝、削坡、覆土、绿化、安全”的标准进行综合治理。尤其对“头顶库”列出闭库计划,并及时复垦绿化,确保尾矿库生态、安全。河道标准化综合治理。开展以河道大清淤、大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河道通畅工程,改善水域环境质量,保证河道行洪安全。采空区标准化综合治理。按照“先大后小、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顺序,对重点危险区域实施综合治理。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时限要求施工,对采取开挖后回填治理的,要按坡角设计平台,根据施工进度适时组织绿化,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恢复生态环境。废弃矿植被恢复标准化治理。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根据废弃矿“破坏面积、危险等级、难易程度”,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恢复”,因地制宜的实施“标准化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验收”,“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复垦造地,恢复生态植被。排土场标准化综合治理。制定配套措施和治理标准,集中整治弃碴乱堆乱放,破坏山体植被,形成安全隐患行为。对已形成较大面积的排土场要求“安全、复垦、绿化”,对新建排土场严格进行规划设计,并按设计要求“阶梯式”排放,及时覆土绿化,消除安全隐患、恢复生态环境。探索矿山循环发展标准模式。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由末端治理方式向从设计开采到闭矿的全过程预防治理方式的转变,制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弃碴、尾矿、废料充填空区等再利用工程,发展矿业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县政府成立标准化建设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并将标准化建设纳入创新性工作列入单项考核,分别给予资金奖励。
早在2008年,迁西县委、县政府就明确了科学办矿、依法办矿、绿色办矿的奋斗目标,组织开展了“百矿披绿”和“花园式”选厂创建活动,统一绿化时间,统一调配苗木,统一厂房修建,统一围墙修筑,全方位实施“绿色”包装。
2009年8月5日,国务院安委办副主任、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充分肯定了迁西县科学办矿工作取得的成效,认为迁西县实施科学办矿的典型经验做法值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宣传推广,并将迁西县列入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矿山建设试点县。
截止目前,全县铁矿采选企业完成投资4.1亿元,90%以上的矿山、选厂建起了标准的彩钢瓦新工棚,选厂厂区脏、乱、差的问题基本得到改善,80%以上的尾矿库实现了绿化,涌现出三屯营镇王寺峪东沟铁矿、滦阳镇福珍全矿业宋庄子铁矿、汉儿庄乡中兴矿业石门子铁矿等一批过硬的典型。
大手笔书写绚丽的篇章,大气魄源自于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迁西县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破解矿业开采无序、安全隐患凸显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迁西特色的安全发展之路、依法办矿之路、绿色矿山之路和集团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贺一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