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盖这一排屋,一共得掏10万块钱呢!”正在建设的大瓦房已经显出了三室一厅两卫的格局,70多岁的焦老汉眯着眼睛,看着自家的新房得意洋洋。
焦老汉是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小有名气的“抠门儿”。老两口只要不花钱,能凑合就凑合。50多年来,这老两口,愣是住在一处低矮漏风的房屋里。老鼠在土坯墙上来回打洞,晴天浮尘直接往屋里钻,冬天更是嗖嗖吹冷风。
如今,政府鼓励农宅进行抗震节能建设和改造。焦老汉家的房子获得了6万元的奖励,老两口商量了半天,终于决定拿出小金库里的钱,改建新房。
68岁的柳显达大爷,也是这次改造的受益者。
“当年啊这房子,花了几千块钱才盖好。当时砖啊、瓦啊,用得都是差的。”1987年,正值壮年的柳显达和爱人关淑兰东挪西凑,建起了三间正房。
几千块钱看似不多,但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只有1.5元。两口子用了十几年时间,才将借的钱还完。往后的20多年,两口子渐渐老了,房子也越来越凑合。当年缺钱正房没铺地砖,到现在还是没铺;木头窗开始漏风,他们就直接用塑料袋糊上,也没想着换。
现在再走进柳大爷家里,还能处处看到新旧对比。堂屋里外刷得干干净净,但惟一一件大家具是两个用了30多年的实木箱子,上头摆了一个针线盒,几面都钉过合页,三个面儿都已经坑坑洼洼得不能再下钉子。
今年3月份,一听说政府给补助改房子,柳大爷就到大队报了名。“花多少钱咱可没考虑,只要屋里暖和就成。”精打细算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硬气地说了一回“不差钱”。
实际上,柳大爷这屋属于全额奖励的范围。更换推拉式门窗,给外墙加保温,都没花柳大爷自己的钱。
“往年屋里只有12度,今年据说能到将近20度,可不暖和多了嘛。”关大妈很是期待,“就是这家里啊,没个沙发,没个茶几,要是老头子舍得买就好了。”说着,瞥了一眼柳大爷。
“舍得买!房子漂亮了,咱把该换的,都换了!”柳大爷终于又痛快了一回。
从2011年到2012年底,顺义区将对4万套农宅进行改造升级,其中计划完成3万套农宅单项改造任务,计划完成1万套农宅新建、翻建任务。
这其中,按照《新农村住宅标准化户型图集》要求建设的抗震节能型房屋,经验收合格的,每户奖励6万元;单项改造平均每户奖励2万元。单项改造中,外墙保温每户每平方米奖励120元,农户自筹费用10元;门窗改造分两种,每平方米政府奖励300元,村民自掏30至50元。
算下来,单项改造两项合计最高奖励2.34万元。市区两级财政的支持,一共掏出了10亿元。(记者 耿诺)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