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中国矿业“走出去”放缓 企业收益风险渐增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记者 方辉 北京报道

6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全国工商联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国土资源领域的意见》(下文称“意见”),“意见”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境内国土资源领域的同时,也提到“支持民间资本积极参加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

然而,有迹象表明,过去两年中国矿企大张旗鼓“走出去”的步伐正在明显放缓。

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2011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为284项, 中方协议投资额226亿美元,涉及的投资主体由215个。而截止到2012年前6个月,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仅为53个,投资额36亿元,两项指标均同比大幅度下滑。

而在这背后,“海外找矿”面临境外勘查、开发活动也面临投资周期长、获利风险大的困境正浮现出来。

收益风险增加

民资为主体

虽然整体增长趋势放缓,但进入矿业的资本渠道并没有减少。陈先达表示, 目前矿业以外的资本,如国际贸易、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资本正竞相进入矿业海外投资,多元化组团投资成趋势。其中,民营企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尽管在近年活跃的国际矿产交易市场上,五矿集团、中国有色、中国铝业、中铁资源等国企都在海外大型矿产能源投资方面表现抢眼,然而记者了解到,在“走出去”的数量方面,民营企业实际上占了绝对多数,目前已经占据总量的近九成。

就在今年5月,全国工商联联合商务部给国务院上报了一份《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模式与特征研究报告》(下文称“报告”),指出民营企业在海外矿产投资的企业中的总数从2005年的71%上升到2010年的89.8%。商务部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年,在155项矿产类境外投资项目中,民营企业登记项目达到76项。

与大国企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频频出手不同,多数民营企业在海外的矿产投资首选非洲和南美洲。在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对高危或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额就占到1/5。

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差,矿山的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企业的收购行动多依赖专业的中介公司和投资公司完成。

一位从事海外矿产收购的投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以后,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持续不断,大量资本离开楼市,出现了一股出国买矿的热潮,“我们会首先向民间老板推荐非洲和南美的小项目,因为那里的门槛低,而且单个项目的投资量小,风险易控。”

根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数据,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1年中国对非洲矿业投资总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左右。

“走出去”减速

“无论是从投资项目数还是投资额上看,2012年前6个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挫幅度都很大,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步伐在放缓。”6月20日在“2012矿业与财富(北京)高峰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作上述表示。

在他看来,这与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对矿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预期减弱不无关系。

在一季度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矿产品如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等的价格均处于下行通道,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上千万吨铁矿石在中国港口的积压已经让很多企业不敢盲目投资。

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矿产项目已经有数千个,分布在8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投资主体6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则是矿藏国的收储意识增强。例如蒙古通过《外商投资法案》,规定当有外国的国有企业参与投资该国矿业等战略性领域项目时,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以及一些亚洲国家对矿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这个限制的背后既有资源储备的意图,更多的是希望将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留在国内,提高其附加值。这些“附加”条件直接拉高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业的成本。

而地缘政治的风险则始终存在。例如菲律宾是近年中国企业热衷的投资目的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以单位面积矿产储量计算,菲律宾金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镍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铬矿储量居世界第六位。然而今年上半年中菲之间爆发黄岩岛争端,直接让投资菲律宾的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权威的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发布的年度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发布的数据显示,世界上主要矿业投资地区的评分,都在呈现出一种下降趋势;其中,以拉美国家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而亚洲地区的国家在这份排名中仍然是评分最差的。

不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产品消费国,铜、铁、铝等资源对进口的依赖度都超过50%,每年都要进口数千亿元人民币的矿产品。因为在陈先达看来,中国企业矿业海外投资长远看仍是大势所趋。

国家管理部门已经在民资矿业海外投资方面给出了支持的大方针,“意见”提出“支持民间资本积极参加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也在“2012矿业与财富(北京)高峰论坛”上表示,有关部门已经编制了36国的矿业投资信息,涉及法律、咨询等方面,今年还将完成对33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信息编制,为各类企业海外矿业投资提供帮助,降低风险。

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外,民间资本海外投资的经营风险和回报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经营风险呈上升趋势也是投资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一些企业不成功的投资的教训也让跟进的企业迟疑。”陈先达表示,近年来亚洲国家纷纷设置条件限制本国原材料的出口,希望将矿产品的冶炼留在国内,以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很多完成前期投资的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目标。

上述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在他们介绍合作过的项目中,政策的不确定性开始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澳大利亚,2011年中国企业在矿产领域对澳大利亚的投资额为1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70%,2012年前6个月对澳大利亚的投资额仅为1.4亿美元。这种“崩溃式”下滑源于澳大利亚政府将于2012年7月推行的碳税和矿产资源租赁税,前者将使澳大利亚政府对全国500家企业征收每吨23澳元(约合22.6美元)的碳排放税,后者将针对矿业公司开征30%的税。

除了政策风险外,企业界人士表示,在中方企业投资增长最大的非洲,最大的风险来自当地多变的政治环境和附加的投资条件。这种复合的投资方式多为与基础设施在一起的大型一体化项目。

“有的项目前期投入数亿美元,但回报要等到3年之后,这里面的变数太大。” 上述人士指出,在非洲的大型投资多是集合性的投资,当地政府希望中国企业进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参与企业资本量大,最近几年,包括大型国企在内的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矿产吃哑巴亏的情况并不少见。

记者了解到,这种捆绑投资在非洲对成功开发矿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11年中国企业在非洲矿业的投资总额中,7个投资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为14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在非洲矿业投资总额的94%。

澳大利亚、加拿大历来被视为矿产投资的低风险区,但未必就能获得可观的收益。此次政策变化让很多中国企业措手不及。而另一个低风险地区是加拿大,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加拿大不太可能出现类似澳大利亚的政策变化,但该国经济形势和硬件设施的影响,投资的回报往往低于企业的预期。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对北美的矿业投资为5.8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8%,项目数为14个,比2010年多3个。陈先达表示,中国企业在北美的矿业投资基本都在加拿大,目前有两个因素制约着中国企业的收益,一是加拿大本国的矿产品消费能力有限,二是加拿大用于矿产品外运的基础设施不佳,运输成本高。

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寻求最佳收益,或许将是中国企业海外找矿面临的新问题。

 

责任编辑:乔晓惠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