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成立发布会上,唐骏公开提出陈发树将捐出其个人持有的市值83亿元人民币资产的消息。三年后的今天,83亿元,这笔迄今最大数额的股捐承诺,至今未到账,也鲜有关于其进展的消息。
新华公益6月29日报道称,在陈发树当年高调公布慷慨捐赠时,就曾引发了不少质疑,有人怀疑他做秀,有人猜他为避税,有人担心善款的去向以及民间慈善基金如何做到公开透明……今天,我们希望陈发树就“诈捐”质疑做出回应,因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伤不起”。
创纪录的股捐承诺
2009年10月20日,唐骏和陈发树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成立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正是这次发布会上,唐骏公开提出陈发树将捐出其个人持有的市值83亿元人民币资产的消息。
现在回忆基金会成立时的新闻发布会,人们可以通过依旧存于网络的视频原汁原味地感受这“83亿元”资产行将捐赠的来源--唐骏在致辞中所言。而陈发树,仅低头把讲稿念了一遍,两分多钟的时间里,陈对捐赠数额只字未提。多位熟悉陈发树的慈善业界人士称,这符合陈发树一贯低调的风格。
由于当时国内尚无由股票等证券资产捐赠设立基金会的先例,且捐赠额巨大,其时引发慈善业界的强烈关注和争论。
事后证实,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系由新华都集团和陈发树捐赠一亿元现金于2009年9月30日获准设立。其中包括新华都集团捐出的0.88亿元和陈发树个人捐赠0.12亿元。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资产中,始终未见到涉及企业股份的捐赠。
承诺捐款83亿到账仅1亿
报道称,记者从福建省民政厅的公告中获知,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9月30日,当时注册资金为1亿元,业务主管单位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从基金会每年都会发布的工作报告中,记者发现基金会的公益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采用的方式包括资助办学、对个人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提供就业培训等。记者在一份《新华都慈善基金会2011年度工作报告》中获知,虽然因为83亿元的承诺捐款而号称“中国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但是去年,基金会的账面资金仍然只有1亿元,而在这一年,基金会一共只完成7个项目。而截至今年6月,在基金会首页出现的项目实施动态只有3个,它们是1月份向福州市人民政府捐资5亿元创立新华都商学院,以及5月份在安徽和江西的两所获捐小学的揭牌仪式,如此少的项目,显然与其声称的规模不相符。对此,倪倩倩告诉记者,对于一个成立仅3年的基金会,新华都的项目其实算多的,新华都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办学上面,援建一所学校起码需要半年的时间,因此项目完成的数量会显得少一些。
“巨额捐赠”可免10亿元税
虽然新华都发言人称国家没有征资本利得税所以不用缴。但全国人大立法专家万国华认为,自然人股东解禁减持和机构减持一样,应该缴纳所得税。
财政部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孙刚更是认为,根据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保守估计陈发树近30亿的个人所得,应缴纳45%即超过10亿元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其拒绝补交则有可能会被起诉。
就在这一连串的“逃税”质疑风波中,陈发树却摇身一变,在2009年10月20日对外宣布捐赠83亿有价证券搞慈善,而这一受让对象就是陈发树担任法人代表的新华都慈善基金会。虽然陈发树将资产主体自己捐给自己,但按照国内相关法律,慈善企业是可以享受部份免税的。
虽然陈发树说捐赠不是为了避税,但经记者计算,83亿有价证券若完全过户到新华都慈善基金会,陈发树可以免10多亿元税收。
减持已捐股票套现15亿
今年6月19日,陈发树大举减持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以下简称“青岛啤酒”)股权,套现逾15亿港元后,而这些股票正是陈发树之前承诺捐给新华都基金会83亿有价证券的一部分。
猜测陈发树为何要“诈捐”?
有媒体报道说,陈发树是不可能他先把证券卖了后在捐现金的,因为陈发树当时高调捐出83亿元有价证券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本身就不是什么纯粹的慈善,而是想“双赢”,想模仿美国的“盖茨基金”。《福布斯》报道,主要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的“盖茨基金会”,在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比许多公开宣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的利润率还要高,赚钱还要凶狠。
实际上,通过投资经营扩大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美国许多慈善基金会的基本运作模式。像多数慈善机构一样,盖茨基金会每年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以避免支付更多的税收,另外95%的资产用于投资。2005年,盖茨基金会捐献了大约14亿美元。而这使盖茨基金会另外95%的用于投资赢利资产获得减免税收好处。这个好处超过了它的14亿美元捐赠。
中国企业家缺了点什么?
“商道”一词,原指古代经商之道。而今却赋予其更多的外延,对利益的追求是为“商”之本,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人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与“道义”。
对于商人来说,本性就是追逐利益。正如司马迁曾经指出的那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厦门大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专家郑若娟指出:“在现代社会,关注利益相关方权益取代了股东至上的传统理念,因此,如果企业不去履行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以前企业出于社会压力而被迫履行社会责任,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去履行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就可能遭遇一定的经营风险。
相反,企业如果能有以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来从事经营,不仅能够规避类似风险,甚至还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创造一些独特的商机。
“履行社会责任和追求经济利益是并不相悖的,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意味着增加成本,它还可以为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是许多企业还未能意识到的。”郑若娟老师如是说。
诺而不捐,伤人伤己
只有让真正纯粹的善心得到彰显,让打着公益幌子的沽名钓誉者曝光于公众,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才会在健康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比起诺捐时的大张旗鼓,兑现时的推三阻四令人寒心。诈捐骗捐、诺而不捐这些关键词在刺痛公众内心的同时,也反复冲击着人们对相关企业、组织和个人的信任。
根治诺而不捐,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必不可少。一旦出现诺而不捐者,全社会在舆论上谴责,行动上抵制,让其无处遁形。只有让真正纯粹的善心得到彰显,让打着公益幌子的沽名钓誉者曝光于公众,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才会在健康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杨旭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