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厂商债务缠身、中小企业价格战激烈、海外“双反”声连连、市场却一落千丈……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企业如今却被逼到了崖边死角。
“不管怎样,中国光伏行业已到了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尽管当前的行业困境和经济危机有关,却也是过去几年光伏企业盲目扩张、地方政府推波助澜所酿成的一杯苦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此痛心不已。
事实上,早在5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这位光伏界“老人”就曾向本报记者作出预警,中国当时已投产和准备投产的光伏组件、电池产能已足够全世界消费很多年。但并没有多少家企业对此足够警惕,反而仍在争先恐后地扩张,最终在市场逆转、海外反倾销立案后纷纷陷入绝地。
更令人尴尬的是,即便在美国已经做出反倾销初裁的当口,中国对外销售的光伏组件价格仍在下跌。这一现象让业界感到“很没面子”,且使得欧洲企业也更有底气向欧盟提出类似的对华“双反”申请。
“照理说,"双反"之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数量会大幅减少,美国本土的光伏供需会短暂失衡,价格也会因此上升。但我从美国同事处听说,反倾销初裁后价格非但没有涨,还继续在下跌。这给支持"双反"的人留下了口实。”一位江苏某大型光伏企业副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国内光伏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废次料横行、超低价竞标等怪相也屡见不鲜。
“何况,中国光伏界还欠缺自己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孟宪淦指出,中国企业之前依靠购买海外的先进设备来快速发展,如今贸易战一触即发,中国却仍对这些设备十分依赖,则结果可想而知。
在他看来,上述这些怪相都是多年来各地盲目上马光伏产能的结果。而政府本应对行业发展进行宏观的引导、指导,一旦发现有过剩迹象就应该提出预警,并采取严格准入、控制产能等措施。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每个企业都想做老大,而且都希望别人死掉、自己活下来。这很不正常,也是不可能的事。”孟宪淦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