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2季度,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攀升至5.5万亿,直追保险业。
进入后5万亿时代的中国信托业,业务结果正发生微妙的变化。两年前井喷的房地产信托开始降温,遭到严令监管的银信合作继续收缩,而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资产也随市场的疲弱而下滑。业内人士猛然发觉,做政府项目的信托相对可靠二季度信政合作余额结束了7个季度的下降趋势,反弹700余亿。
近几年的信托业,在银信合作受限,政信合作柳暗花明,私募基金别样扩张,房地产信托的膨胀与风险等现象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政策,作为影响信托业务的风向标,在努力控制着信托的前进方向。
银信合作:从敌人到战友,终相忘于江湖
银行与信托业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经历了不同关系的转换:敌人到战友,只为利益。
自1979年第一家信托公司诞生,到1981年底全国有241个市开展信托业务,信托业在中国大有遍地开花之势。当时,没有明确业务的信托开始在银行的地盘上跑马圈地,争夺资金。最终触发了针对信托业的第一次整顿。这时的信托,是银行前进路上杀出的“程咬金”。
当信托成为银行绕过政策限制的顺手工具时,共同利益驱使二者走向联合:例如2008年6月以前央行持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紧缩的货币政策促使银行寻找间接放贷的渠道,银信合作迅速升温;而2008年9月国家下调贷款利率、2008年10月下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融后,银信合作的规模便开始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数据统计,2008年共有29家银行、25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公布发行规模的产品规模为7432亿元,而2008年信托业的资产总规模刚刚过1万亿,银信合作撑起了信托业迅速增长的“大半边天”。银行与信托迅速步入蜜月期:2009年公布银信合作发行规模的产品规模为8793.6亿元,2010年一度达到2.08万亿元。
银信合作的膨胀,实质上是与紧缩的货币政策防治经济过热的初衷相违背的。于是当银信合作大举扩张时,国家的政策大棒也开始挥舞起来:
2008年12月23日,银监会颁布《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规定:“银行不得为银信理财合作涉及的信托产品及该信托产品项下财产运用对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担保。信托公司投资于银行所持的信贷资产、票据资产等资产的,应当采取买断方式,且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回购。”
2009年12月,银监会连续下发111号文件与113号文件,禁止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本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
2010年7月,银监会口头叫停银信合作业务。
2010年8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
政策调控收到了效果:据最新的数据,2012年第1、2季度,银信合作业务规模为分别为1.79和1.77万亿元,无论余额还是在资金信托中的占比,依然延续下降的趋势。银信合作的“蜜月期”,一去不复返。
(详见报道:银信“擦边球”合作被叫停 业务占比持续下滑)
政信合作兴衰皆由政策
城投公司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91年的上海,在惨淡经营多年之后,2008年的4万亿刺激政策,直接推动了政信合作的一轮高潮。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启政信合作模式,缓解基础设施、大型工程的资金压力。据央行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融资平台3800余家,负债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证信合作规模一度占总规模比例约12%
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2009年4月14日,银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政信合作进行风险提示,2010年6月,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债务进行清理整顿。政信合作迅速降温。2012年一季度政信合作规模占总规模比例为4.74%。今年6月,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提示政府不能透支信用,政信合作前景堪忧。自此,信政合作余额连续7个季度下降。
然后,在二季度“稳增长”,促进基础建设的政策背景下,2季度信政合作余额大幅飙升744亿元至3254.3亿元。占比提高至5.88%,较1季度末提高1.14个百分点。信托人士不由发出“做政府的信托项目最可靠”的感叹。
(详见报道:信政合作余额二季度反弹700余亿 经济下行埋隐忧)
私募基金政策阻碍另辟蹊径
自2004年“赤子之心”集合资金信托成为最早的阳光私募起步至今,阳光私募在整个信托业的分量显得无足轻重:2007年以前阳光私募数量仅11只,2011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与同期信托4.8万亿的天量比微不足道,但是据国泰君安统计,2003年至2009年我国阳光私募发行规模年复合增长率55%,远高于全球对冲基金近十年20%的复合增速,阳光私募迅速崛起引人注目。
2006年《合伙企业法》修订完成,私募发展迎来机遇。
2007年是私募扩张的起点,尚诚投资和星石投资的创立被认为是阳光私募时代变换的标志,但是2007年的私募却跑输大盘与基金,遭受质疑,直至2008年才出了这口“恶气”,方式为普遍跌得少。
然而一系列的政策改变了私募格局:
2009年6月,上交所、深交所公布新修订的《资金申购上网公开发行股票实施办法》限定了每个账号申购新股数量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总量的1%。不久后,证监会叫停对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
阳光私募投资证券受到影响,却不能阻碍新的私募继续大举发行:2009年阳光私募基金发行超过100只,仅2010年上半年发行便超过200只。新的私募难以获得账户,闲置的信托证券账户被炒到2、3百万元。同时,阳光私募中比“上海模式”更灵活“深圳模式”开始纷纷寻求出路,信托创新如TOT(信托中的信托)、伞形信托等应运而生,用50万元甚至更低的门槛吸引投资者。
(详见报道:证券账号叫停倒逼信托创新 伞形信托迅速崛起)
房地产信托:从井喷到兑付洪峰
距离中国第一款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面世刚好十年。
2002年7月28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推出了全国第一款房地产信托《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计划规模为人民币2.3亿元。当年,全国房地产信托共融资10.3亿元。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共发行了1003款房地产信托产品(含保障房),发行规模为2864.1亿元。
从2002年到2011年,不到十年时间,房地产信托年发行规模增长了278倍。
2007年,房地产信托再遇增长机遇:央行连续加息配合银监会新规,限制银行业放贷房地产,融资不易的房地产商再次转向信托公司“求救”,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由2008年的272.2亿元扩张到2009年的375亿元。
2010年,面对“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信贷政策的出台,资金紧缺的房地产企业向信托公司求助,虽然对房地产业务的规范逐步严格,房地产商与信托公司但强烈的“共赢”需求使得投向房地产的信托产品规模迅速增加。第一财经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房地产信托产品(含保障房)发行规模2864.1亿元。
房地产信托的存续期一般在两年左右,因而2009-2011年井喷的房地产信托在2012年陆续到期。据中金公司的统计,今年将有2500亿房地产信托集中到期,兑付风险不容忽视。
5月份,北京华业地产的子公司10亿元房地产信托到期无法偿还,不得不由上市公司担保,引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务重组。6月华澳信托起诉大连实德,房地产与信托“闹不愉快”,是个案,还是前兆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