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界有一种说法:GDP增长快一点、慢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济增长质量。我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不要把这样的说法当成可以无视经济失速、恶性循环的理由。经济增速慢了,经济增长质量就一定会好吗?经济增长质量好,经济增速就必须放慢吗?
日本经济增速连续20多年“零增长”,它的经济质量大幅提高了吗?相反,我们看到的是,20年间大量日本企业破产倒闭,经济一蹶不振,所有经济质量的提升大多没有完成,而现在更是找不到经济增长的动力。菲律宾、泰国也不例外。亚洲金融危机至今的15年间,不仅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反而越发显得疲惫。
世界上哪个国家因为经济增速减低,而获得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事实是,经济增长一旦失速,一旦落入恶性循环的陷阱,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一定出现严重的动荡,这个动荡返回头来将导致经济的更严重恶化,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翻不过身来。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整个浙江省原本只在小微企业身上存在的困难,现在正在向大中型企业扩散。成本上涨速度没有减低,而由于终端消费品市场需求减弱,价格上不去,企业利润大幅下降。而且,目前温州地区企业停产或减产的占比已经高达60%。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亲自调研得出的结论,我想绝非危言耸听。
浙江的情况有没有代表性?我认为,它至少可以代表中国沿海经济区的基本经济形势。从各地GDP统计的现实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速较快的是中西部地区,而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速已经回到平均7%附近。有些发达省(市)GDP增速已经跌破7%。
或许有人会说,过去的发达地区GDP增速回落十分正常,因为过去那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这话对不对?至少我不否认。但我们是不是必须看到,如果中国发达地区的GDP持续且快速地回落,是不是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需求不足?浙江的情况已经证明:CPI的下跌是终端消费品市场需求不足所致。这是不是一个大问题?当然是。
CCTV证券资讯频道最近引进了Themis(赛弥斯)企业财务安全预警系统,并以此为依据研发了“中国股市扫雷艇”。这一预警系统对中国所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体检”的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状况正在加速恶化。其中,最明显的恶化点就是:企业普遍库存快速增长、应收账款快速增长、银行存款迅速减少、经常性收支情况恶化(入不敷出)和短期偿债能力急剧下降。
这对企业都是要命的事。而且,企业大面积出现财务问题,也意味着中国总体经济风险在迅速上升。现在有些学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8%应当不成问题。我想说:这样的8%增速是“更加没有质量的经济增速”,是风险巨大的经济增速,也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速。
好在中央高层现在已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部署稳增长的各项政策错失。7月的最后一天,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温总理提出,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
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更需要重典,更需要非常规手段。只有出其不意,才能逆转市场信心,这将是当务之急。
钮文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