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常委昨天下午召开专题座谈会,上海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披露诸多信息——
“如果根据上海国土规划,2020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924平方公里左右,以同类国际大城市的人均占有量为参照标准,以人均建城区面积125-134平方米作为承载标准,根据公式“人口容量=总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可得出上海人口容量的极限约为2200-2300万人的结论。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参照东京、纽约等城市建成区占整个市域面积的标准,则建成区面积可达到市域面积50%-60%,即3200-3800平方公里,按照同样的参照标准,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1
近10年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这份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历时5个月主导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集聚膨胀,常住人口由1640.77万人增加到2301.92万人,净增661.15万人,年均增长66万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2011年,上海城镇建设用地已占市域总面积的48%。同时,上海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在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等客观条件影响下,土地非农化速率仍将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仍将保持40平方公里速度增加,建设用地很快达到生态极限值的上限(建设用地占全域面积的50%)。而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介于20%—30%之间。按同口径测算,大伦敦、大巴黎、东京圈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占规划区域面积的23.7%、22.7%、29.4%和23.4%。
据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谢玲丽介绍,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产业用地过高,生态用地总量减少趋势较明显。上海现在产业用地比例偏高,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29%以上,高于北京、天津、广州的工业用地比例。
“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中心城区过度拥挤。2010年上海人口密度为3631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谢玲丽说,仅占全市1/10土地面积的中心城,承载了将近全市一半的人口(1100万人)。
2
人口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
上海的资源环境到底能够承载、支撑多少人口?调研报告从多方面做出了预测。
■土地资源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淡水资源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的开发力度,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减少人均生活用水量,那么未来上海淡水资源支撑2800—3000万人口是可能的。
■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3000万公斤/日(以东京中心城区垃圾处理能力2.1万吨/天为参照标准,结合上海建成区面积估算),同时人均垃圾产量减少到1.0—1.2公斤/日,人口承载能力可以达到2500—3000万人。
■交通交通的人口承载能力约为2200—2800万人。如果能进一步加快交通体系尤其是轨道系统建设,使公交客运总量达到4000万人次/日,上海人口容量可达到2500—3400万人。
■住房如果上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40平方米,则人口承载量为2000—2300万人;如果将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30平方米,则可达到2700—3200万人。
报告总结认为,如果按照现有规划、当前标准和现实情况来计算,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主要为生态环境,上海人口承载量为1800—2300万人;如果能够突破现有规划和某些政策条件,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则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为土地资源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上海人口承载量可达到2500—2800万人。
该调研报告也对促进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进一步促进人口、土地、城镇、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的相互融合
■严格控制中心城高密度住宅建设
■中心城应着力安排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满足人才集聚需求
■优先安排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
■把郊区新城、重点新市镇建设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