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一个叫穆雷的英国奥运选手吗?当然不是全英宠儿安迪·穆雷(Andy Murray),尽管他是苏格兰人。
她的名字叫芙瑞雅·穆雷(Freya Murray),以替补身份参加伦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最终获得第44名。比赛结束后,穆雷接受了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这就像一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对话,BBC记者冷冷地扔下一句“多谢”就要收起话筒。伦敦冰雨中的穆雷像一个被夺走糖果的小女孩,再度凑到话筒前喊道:“我要感谢我的教练、我的未婚夫、我的……”
画面“适时”地切到直播间,穆雷湛蓝清澈的双眸顿时换成了主持人的“扑克脸”。
BBC本次奥运报道广受诟病,以上场景只是一个缩影。很多观众认为,这家标榜客观、独立的媒体机构的一些记者在采访时表现出了“拜金”式的厚此薄彼。
BBC一名内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不愿对此回应,仅表示BBC的宗旨就是独立报道,大多数观众的反馈是,BBC的报道比其他媒体更好。
他难道不知道解说某项赛事的评论嘉宾希望换掉自己的搭档主播吗?因为,后者老是抱怨英国选手怎么又只拿到银牌。
铜牌“令人失望”?
“你有没有收集BBC的奥运徽章?”
“那倒没有,你换一个给我吗?”
“谢谢,过会再聊……”
对话发生在奥林匹克公园,来自BBC的记者对一名奥运徽章收集者的采访。前者态度之生硬,好像被采访者不收集BBC徽章就犯下了滔天罪行。
率先吐槽的其实是BBC的英国同行,当地媒体援引一些奥运观众的看法称,BBC在一些采访中不可理喻。
根据报道,单单因为BBC体育编辑大卫·邦德(David Bond)对英国公路自行车名将卡文迪什(Mark Cavendish)的“愚蠢提问”,BBC就收到了162份观众投诉。
卡文迪什没有拿到预期中的奖牌。赛后,邦德问他:“是不是因为环法比赛太累?”卡文迪什当场发火,“别再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了,你懂自行车吗?”
大量观众投诉由此涌向BBC,他们认为邦德的提问伤害了英国代表队。
截至发稿时,邦德并没有回复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采访。
据本报记者观察,本次BBC的奥运直播评论基本采用主持人或评论员+专业解说嘉宾的配置。其中一个被观众质疑的采访者,正是曾经的游泳名将戴维斯(Sharron Davies),她在采访阿德灵顿(Rebecca Adlington,北京奥运会女子400米和800米自由泳双料冠军)时问道,800米自由泳拿到铜牌是不是很失望?这个问题被众多网友认为过于冒犯英国选手,超越了理性、公正报道的尺度。
大型赛事报道,特别是涉及东道主选手的采访应掌握怎样的尺度?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尺度问题是个人思想认识和价值观的折射。”一名兼顾赛事报道和现场评论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一线记者个体所持的态度很容易成为这个人所在媒体的代表,涉及本国选手的天然立场也可能表现为一味追捧和因爱生责等。”
话太多OR不说话
这次客串评论的体育明星也不乏亮点,比如澳洲“飞鱼”索普(Ian Thorpe,曾经获得5块奥运游泳金牌),他在叶诗文横空出世后用自己的专业分析回击了阴谋论者。英国知名反兴奋剂专家安迪·米亚(Andy Miah)告诉本报记者,索普以自己的亲身经验证明,年轻选手潜力无穷。
7月31日晚,米亚作为嘉宾参加了BBC王牌政论节目“新闻之夜”(NEWSNIGHT)的讨论,核心主题是全球体育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确保运动员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公平竞赛。米亚告诉本报记者,他参加的这档节目是一场Debate(辩论),正反双方都没有被问及关于叶诗文本人的特定问题,“我也没有受到节目组的引导。”
尽管如此,“新闻之夜”在节目中依然提出了是否存在“基因兴奋剂”(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后天增强人体机能,而且不会被检测到)的可能性,展示了其“客观报道”之下的“合理联想”。即便如此,在场专家依然表示,这只是一个近几年尚难证实的猜想。
BBC遭遇观众诟病的原因不只是有时太冷血,还会因为有时太煽情。
“给这个男孩一个机会!加油汤姆,全英国都支持你。”这是奥运闭幕前夜男子10米跳台决赛的一幕。解说员口中的汤姆是铜牌得主戴利(Tom Daley),当时这个全英宠儿匪夷所思地申诉成功获得重跳的机会。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BBC有时候直接就“不说话了”。
本报记者在BBC网站观看一场篮球比赛时发现,没有一句现场解说。“这是BBC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赛事转播。”BBC奥运新媒体转播的项目负责人之一普莱明(Tim Plyming)告诉本报记者,但不是每个频道的赛事转播都会提供解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