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品味 > 娱体 > 娱乐 > 正文

郎朗来了(3)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苦乐不均 有赔有赚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充满吊诡之气。不少演出商认为石家庄是个令人“伤感”的城市,国内的演出经­纪人称石家庄演出市场是“演出行业的滑铁卢”。

然而,最近两年石家庄演出市场似乎开始“火”了起来。《世界交响乐团音乐会》、《刘诗昆钢琴独奏音乐会》、《天鹅湖》、《火舞》、《胡桃夹子》、《睡美人》纷至沓来;据不太靠谱的消息称,小沈阳、陈佩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出都赚到钱了。

应该说,就石家庄观众目前的欣赏水准而言,语言类节目比较受欢迎,而“音符”类、舞剧类的高雅演出却往往遇冷。值得深思的是,反倒是那些纯真的“艺术儿童”,对高雅演出如痴如醉,不离不弃。

此外,相声、话剧类节目一般都在千人左右的小剧场亮相,除去赠票,数量不大的“市场票”的火爆,看来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业内人士话演出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的确充满变数,且乱象丛生。不少演出商对石家庄的演出市场“心有余悸”,比较经典的说法是:“来一次赔一次”。

圈内人士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感叹不已。他开门见山地表示,石家庄观众的眼光“既刁又毒”,只认大腕明星和戏曲的名角。就演出而言,石家庄的确有市场,北京演出界的朋友说,石家庄观众对艺术的热情、专业性甚至超过北京。

但这个市场缺乏规范,缺乏引导。演出是一个系统工程,商业演出的成本相当高,主办方要请演员,要租场地,还有安保、布景、音响、舞美、耗电等等。如果演出商总是没有利润,甚至收不回成本,演出市场是做不起来的。而相当数量的石家庄观众对演出市场的商业化运营理解不深,存在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习俗,李将这种习俗称为“陋习”。一有演出,首先想到的是索票,而不是自己掏钱买票。上海、北京、天津的观众,却少有这样的习惯。石家庄观众缺乏“换位思考”,他们不明白,演出商组织商业演出是要付出成本的。

除了观众要理解演出市场的商业性质,演出商也要多动脑筋。如在选择演出内容、演出风格、演出剧目、主要演员等方面,应该根据石家庄人的欣赏口味、习惯和品位来做定夺;在票价结构上,也要科学构建,高、中、低价合理搭配,目前石家庄人的收入水平算不上高,所以要多制定一些低价票,让真正喜欢观看演出的普通人买得起票,看得起演出。

在引导演出市场方面,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应该多建演出场所,政府对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出适当给予补贴;好的剧目要定期演出,先期可能赔一些,但假以时日,使观众形成了习惯,市场自然就会成长起来。小剧场也要多建,这对培养市民的观赏水平大有好处。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天天有演出;梅兰芳大剧院也是长演不衰;郑州的小剧场星罗棋布,个个都很火。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规律”。

石家庄目前的情况是,一年几十场演出,感觉都是“突如其来”,人们没有心理准备。石家庄没有形成演出的氛围,偶然的演出令人“措手不及”。如果演出场地相对固定,演出定期举办,形成了一种演出气氛,这种感觉就不会有了。

中国经济网河北频道总监李杨林的感受别具一格,他说,买票与索票,中外差距太大了。一年一度的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一票难求。自己掏钱买到包厢的票,那是一种荣耀。而在中国,手里举着别人送的票,却是一种骄傲的资本。

另一位演出市场的业内人士描述,很多石家庄人在获得演出信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打探这场演出是哪家公司办的,之后,演出方就会接到来自方方面面索要赠票的电话。在石家庄,你能要到赠票就说明你很有路子,而如果买票看演出,说明你“没人”。这种现象使石家庄业已成为文化演出的“盐碱地”。各个部门的“索票”也令人头疼。商业演出的主办方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包括各项严格的相关审批手续费用,可是很多部门特别是演出场馆仍会提出数目巨大的赠票要求,他们真的有这么多要来看演出的人吗?这些人往往与当地“流动售票员”相勾结,赠票绝大多数都以低价倒卖给了后者,而“流动售票员”所要做的就是“砸价”扰乱市场,让主办方彻底崩溃。

不给赠票,“电力无法保证,消防通道不畅”等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样的环境,Ë­还敢来石家庄做演出?

“流动售票员”在行动

石家庄的演出市场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一边厢,人们渴望一睹钢琴大师真容,却不愿意花钱买票,一边厢“流动售票员”成群结队,以惊人的低价出售来源可疑的“票”。

19时左右,一位先生手持5张面值1620元的票,被一群票贩子围住,数番讨价还价,以总价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流动售票员”,单价只有200元。

开场前10分钟,一位“流动售票员”将1620元的票以100元售出。记者问他,这么干你不赔大发了?他的回答令记者吃惊:我们收购的“票”有两种,一种是观众在售票点购买的,因特殊情况不能前来观看才卖给我们,这种票因为人家是花钱买的,所以我得费尽心思压低价格,然后加上一点儿钱再卖给别人,才能有点儿利润;另一种是“赠票”,人家本来就不是花钱买的,我可以不费什么口舌就以极低的价格买进,稍微加点价我就有的赚了。他说,“赠票”是石家庄演出市场特有的现象,而且数量大得超出人们的想像。

一位观众对记者说,我早有¾­验,不管什么人来演出,我都不会到售票处买票,开演前到门口,票贩子有的是低价票。

开演前,一位“流动售票员”向记者走来,“两张1280元的票,给一张的钱,怎么样?”记者拒绝,票贩子居然说,“郎朗的演出你都不看?”看来,郎朗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还算高大,但这些人却在用如此低的价格“贬低”这位世界级名人。

我们可以设想,那些在售票处买票时受尽排队之苦的观众,到了现场却发现手头的票其实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时,今后再有演出,他们还会到售票处买票吗?

链接

郎朗的“第一”

第一位与世界所有主要乐团长期合作、并在世界所有主要音乐厅举办过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第一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独奏会的钢琴家;

第一位在纽约时代广场演奏《黄河》的钢琴家;

第一位在世界±­足球赛开幕音乐会进行演奏的钢琴家;

第一位担任联合国儿童和平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的钢琴家;

第一位由施坦威钢琴制造商在其150年历史中以一个艺术家的名字命名产品系列的钢琴家;

第一位获得格莱美古典音乐最佳演奏奖提名、并在颁奖仪式上演奏的中国人;

他的每张音乐专辑­,都在全球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他的演奏会长期在世界各地的票房雄踞第一。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