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中国葡萄酒产业绝地反击 引入竞争或许并非坏事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对于近年来进口葡萄酒来势汹涌,尤其是欧盟对葡萄酒产业提供大量补贴,从而对中国市场形成低价冲击,中国葡萄酒产业终于采取了实质性的反击。据中国酒业协会网站消息,该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日前表示,经广泛征求会员单位意见,该协会已于近日向中国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那么,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形成了怎样的冲击?中国葡萄酒产业如何应对?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及业内人士。

“井喷”式冲击

《中国酒业》杂志总编辑李言冰用“井喷”二字形容近年来葡萄酒的进口势头,他说,之所以用“井喷”,是因为近年来,自欧盟进口葡萄酒数量急剧增长。统计数据表明,欧盟葡萄酒的进口数量已由2008年的35944千升迅速上升至2011年的169114千升,年均增幅达67.71%;其中2升以下包装的产品由34477千升上升至165652。所占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也由2008年的约4.94%迅速攀升至14.32%。2012年第一季度,自欧盟进口葡萄酒数量达到41698千升,同比增长23.98%;其中2升以下产品41191千升,所占中国市场份额上升到14.76%。

另据记者查阅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葡萄酒进口总量为36.16万千升,同比增长27.6%,进口金额为13.93亿美元,同比增长80.9%。其中,瓶装葡萄酒最大的进口国是法国,已占据进口市场的半壁江山,其进口量为11.79万千升,同比增长74.15%,占进口瓶装酒总量的48.84%;进口金额为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6%,占进口瓶装酒总金额的55.46%。除法国之外,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智利和美国是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的主要国家,其中西班牙葡萄酒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与2010年相比,超过意大利和智利,从第五位跃升到第三位。

中国酒业协会通过公开渠道搜集的证据表明,欧盟为葡萄酒产业提供大量的补贴,这些补贴使中国葡萄酒在同欧盟进口葡萄酒的竞争中,面临极为不利的地位;并且,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欧盟葡萄酒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潜力,其对中国的出口将持续快速增长,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冲击也将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中国葡萄酒企业都强烈感受到了来自欧盟进口葡萄酒的冲击,经营状况、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下滑严重。

李言冰表示,以进口份额最大的法国为例,其葡萄酒品牌和五大酒庄的产品将全部进入中国,而其他酒庄的产品也分别在各个区域市场找到了经销商;意大利葡萄酒除了向中国输入原酒外,同时也出售成品酒,其第一品牌优尼特及其他品牌正在加大推广力度;葡萄牙葡萄酒将以整体打包的方式进入中国,占领中低端市场;西班牙不但扩大了在中国的分装线,还将和中国品牌以合资的方式进入终端市场。

事实上,威胁不仅来自于欧盟。对于潜力巨大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几大葡萄酒生产国早已虎视眈眈,而关税门槛的降低成为他们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的利器。例如智利等部分国家已经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其出口中国的葡萄酒可以享受零关税的优惠,这为他们全面抢滩中国市场扫平了障碍;新西兰等国已经向中国政府层面提出2012年零关税出口葡萄酒的要求;澳大利亚葡萄酒将以品牌入股的方式和中国企业合作。不仅如此,国外众多葡萄酒品牌已经开始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零售渠道扩张的主力。

“洋买办”掀价格乱象

李言冰还透露,国内不少酒进口商受利益驱动,还充当了进口葡萄酒抢占中国市场的“洋买办”。他们斥巨资打造奢华展厅,直接销售国外葡萄酒名品牌,因为从事进口葡萄酒经营是他们固有的看家本领;就连一直以销售传统酒为主业的酒水运营商们也纷纷涉足进口葡萄酒领域,他们利用成熟的终端流通渠道,启动网络布局,规划连锁专卖,为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抢滩或着陆提供了平台。

正如张裕总经理周洪江今年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的:“现在是人都能进口,甚至进口几个货柜就已经达到某些国家的投资移民条件。”周洪江指出,目前国内据说有2万多个进口商。然而,我国对进口葡萄酒的管制却显得相对宽松。

李言冰所说的进口葡萄酒“洋买办”在现实中处处可见。“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红酒价格乱象比比皆是,我们常看到批发价几十元的的红酒被卖到600元甚至800元。”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一瓶普通的红葡萄酒从法国波尔多地区菲林酒庄出来的时候,它的身价只有几美元。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大陆后,拐了几个弯,一瓶普通的进口干红摇身一变成了身价上千的“高级红酒”。

那么,是谁在赚取这十几倍的利润?这位人士表示,国内的洋酒批发代理商属于“一道贩子”,进口红酒入库后,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他们一般会在进价基础上增加50%的比例后出货。以一瓶进价50元的红酒为例,他们这里出去的批发价在75元左右。

进入超市后,一般安置在进口食品区。这时候,进场费、人工成本等各种费用累加后,它的身价翻了一倍——超市的零售价会在150元左右。

如果“幸运”的话,它会被请进大大小小的各种饭店。这时,价格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了,身价直线上升,翻3倍,翻5倍,甚至翻8倍、10倍也属于正常范畴。小饭店营运成本较低,卖200-300元属于良心很平的,到中高档饭店,这瓶红酒就有可能被标注到600元的“高价”,服务员还会专门推荐“这是原装进口的法国奥克产区干红。”

如果这瓶红酒到了KTV和夜店,600元每瓶的单价也变成了“小意思”,价格翻个20倍,卖上一两千元每瓶照样有的是顾客买单。

引入竞争或许并非坏事

那么,对于汹涌而来的洋葡萄酒的冲击,中国葡萄酒行业应如何应对呢?对此,李言冰表达了他的个人观点:从消费市场角度看,我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内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每年葡萄酒消费量约0.35升,是中国四大酒水消费水平最低的酒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4.5升的7.8%,与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2.2升)也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高,葡萄酒市场景气指数还将进一步上升。

大量进口葡萄酒涌入,一方面激活了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必将带给我们国外葡萄酒企业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术工艺、科学的种植模式以及丰富的葡萄酒文化,从而通过竞争加速我国与世界水平的接轨和融合,提升我国葡萄酒企业的综合实力。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