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8月24日电(记者 赵晔娇)近段时间来,做了快20年生意的商人贾立诚的生意经发生着悄然转变,他一直忙着提升餐具产品的形状、材质。这是因为他所在的浙江省工业品市场完成了提升改造,转向商场化经营管理,他要跟上步伐。
经济改革催热专业市场 早期浙商赚厚家底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专业市场众多,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柯桥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湖州织里童装城、永康的五金市场等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专业市场也进行着转型升级,而市场中的经营户也随着市场的进步,提升着产品档、更新着经营理念。两者相互促进,让专业市场成为浙江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追溯历史,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深层次变革,势如破竹。在民营经济的诞生地——浙江,一批专业市场拔地而起,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汇聚,一批抢抓机遇、不怕吃苦的浙商群体迅速致富。
就是在这个时期,贾立诚入驻了刚刚兴建的浙江省工业品市场。“即使最角落的摊位,3、4平方米一年就能赚20来万。”贾立诚回忆着,华东六省一市的许多采购商都到市场里来批货,老一批经营户就在那时赚厚了家底。
因为地块出让的原因,2007年,贾立诚随着浙江省工业品市场一起搬迁新址。市场规模从原先的2万平方米扩大到了5万平方米。经营产品更为丰富,有五金电器、宾馆、酒店用品、厨房设备,电动工具、消防器材、油漆材料、塑料制品、建筑装潢材料等。
许多老经营户在这次搬迁中也扩大了规模,贾立诚的店面就一下子扩大了10倍。
顺应城市规划潮流 专业市场面临艰难洗牌
市场规模尽管扩大了,但新的难题却出现了。
这是因为2007年,杭州的专业市场不得不面临一次大洗牌。
“五年为期,杭州市要改造提升245家专业市场。”杭州市贸易局市场改造处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年,杭州出台《关于市区商品专业市场整合改造提升工作的若干意见》,专业市场要变“低、小、散”为“高、大、强”,变粗放型量的扩张为集约型质的提升,实现从“市场大市”向“市场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杭州老城区不允许再新办传统的专业市场,但允许办商场化的专业市场。”望着这道门槛,浙江省工业品市场董事、总经理周善明心情挺复杂。
周善明说,提升是好事,有利于一改脏、乱、差的状况,也符合杭州打造楼宇经济的要求,但提升涉及到外立面整治、市场交通优化、消防安全设施、以及化学品安全等等,改造资金是笔不小的数目。“最后花了6000万完成了硬件提升,达到3星级市场的要求。”
浙江的专业市场除了硬件设施,也尤为讲究软实力。
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专业市场热衷于引进知名品牌。像永康五金市场就聚集了哈尔斯、星月等知名品牌,海宁皮革城则聚集了兽王、雪豹等知名品牌。在引进优质品牌入驻的同时,劣质品牌被淘汰出市场。
软实力的提升让经营者受益。
“德力西、正泰这些名牌都成为了我的邻居,我的店铺不能落后。”贾立诚打算重新设计外立面加强宣传,提升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形状、材质。
目前,包括贾立诚在内,有400家商户同时期望通过提升改造,培育起更多零售客户,增加市场利润,尝到政府提倡的市场商场化带来的“甜头”。
专业市场创新求变 商场化经营成新方向
记者了解到,市场商场化是浙江不少市场转型提升的方向。
像中国最大的旧货交易市场——浙江旧货交易市场就成功走上了商场化的路子。从卖旧货起家,现在市场内80%的商品都不是旧货。同时,购物环境也向商场看齐。
对于市场商场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就曾表示,专业市场创新求变的方向正是集群化、商场化、服务化、品牌化、国际化,这既是老市场改造的目标,也是新市场发展的起点。
中国国内著名市场专家齐端章也曾提出:“商场化的市场,市场化的商场”是批发市场发展的趋势。
责任编辑:张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