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根据公报,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去年,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2002年~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增速高达44.6%。
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石资明向记者表示,看好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形势,企业境外经营状况良好。
据统计,2011年盈利和持平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占77.6%,亏损企业占22.4%。央企设立的近2000家境外企业中,盈利和持平的占72.7%,亏损的占27.3%。
石资明说,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低于10年间平均增速的原因为200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小。2011年流量为74.56亿美元,是2002年的27.6倍,全球排位从彼时的第26位上升至目前的第6位。
根据公报,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特点为:并购领域较为集中,利润再投资较去年实现小幅增长;对主要经济体投资快速增长,八成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行业分布广泛,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六成投资流向中国香港、开曼群岛,从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大洋洲、非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地方对外投资活跃,增幅高于全国,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国有企业占55.1%。
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看,去年中国在全球排名上升了4位,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七成分布在亚洲地区,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存量占89%,发达国家占11%;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占近九成金额;地方占非金融存量的23.8%,广东、山东、浙江位居前3位。
从行业来看,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60.71亿美元,同比下降29.7%。其中银行业金融类对外投资34亿美元,占56%。
2011年年末,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2家分行、32家附属机构,就业人数达3.3万人,其中外国员工3.2万人。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春英认为,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与2011年经济复苏缓慢、欧美主要国家债务问题不断恶化、外部环境不佳相关,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与非金融类投资相比,许多国家对金融业投资设限,金融机构境外申请开设分支机构受到制约,甚至有些地方开展分支机构业务也受到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在境外开展分支机构周期较长。但银行业金融投资流量仍保持正增长,且势头不错。
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去年达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7.1%。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出口额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进口总值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出口总值5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