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家庄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省会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等62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15项支持政策,按照“一产集约、二产集聚、三产集优”的总体思路,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结构更趋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近几年,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一直快于全市工业增速,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比重达到1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快速提升,近几年,新上重大项目200个,总投资2100亿元,新建项目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高,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383个,总投资1115亿元,存量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优化。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部拆除水泥机立窑,彻底淘汰了落后生产工艺,减少能耗105万吨标煤,消减二氧化硫排放7500吨,减少粉尘5100吨。2011年淘汰炼钢产能72万吨、造纸产能5.07万吨、氧化锌产能9000吨。今年上半年,又拆除水泥磨机113台,淘汰落后产能1500万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市重点培育的24个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47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9.7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473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8%;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6%以上。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9家,位居全省首位。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利润率达到2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43吨,同比降低4.19%,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近几年,石家庄市在加快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步伐的同时,着力加大了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力度,服务业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城市综合体等高端服务业日益兴起,成为石市服务业发展的一大亮点。“10+X”物流项目加快建设,其中南部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和正定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区已列入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总部经济加快集聚,目前已有67个企业在石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已得到国家发改委认定,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已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北美院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信息工程学院动漫产业创意产业园区初具规模。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2011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比200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全市已竣工和在建城市商业综合体12个。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35.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12.2%。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在保持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到2011年,全市果树标准化园区达到215万亩,其中名优果品面积达到8.4万亩;设施蔬菜达到120万亩,占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市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3%。都市观光农业逐步兴起,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三、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
近几年,石家庄市加快了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步伐,将产业布局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城市中心区和四组团县市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县域经济进行了进一步整合,目前一个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中东西经济协调发展,中部已成为石家庄市服务业发展最快的地区,2011年,中部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的55%;东部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高地”,东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西部生态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完善功能,正定新区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快速发展,11个省级开发区提档升级,7个市管产业基地率先发展,24个工各样聚集区各具特色,为石家庄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