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5日讯(记者周亮 实习记者徐张赢)一个德国的品牌——碧斯(英文名:Bestcare)为什么却用英文单词命名自己的产品?并宣称产品中有一种以“生物原生质”促成皮肤愈合的物质,但实践证明,在生化学上以“生物原生质”促成皮肤愈合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日前,中消协原副秘书长武高汉在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表示:“一些化妆品‘洋品牌’惯用一些高科技的名词,杜撰出一些让你听不懂的话来进行虚假广告宣传,靠骗人来生存。”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尤其是女士们,可谓不惜重金地购买化妆品,甚至乐此不疲地追求国外的大品牌化妆品。但在化妆品领域当中,世界级的一些化妆品牌汞超标、以次充好、包括消费者高价买回假货等现象频频出现,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消费者该如何看待?遭遇消费陷阱后,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武高汉认为,“广告的大量投入,使它们的售价不同。”一个产品卖1块钱,另一个卖100块钱,大家会认为卖一百块钱的一定好,但是它好多少,比如说它的使用效果是不是1块钱的100倍,恐怕不是。我们不禁要问,它们中间为什么差了这么多的钱?
受长期广告“单面性诉求”的影响,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让人感觉到化妆品甚至比药还灵。据了解,在化妆品的分类里确实有一种化妆品叫“药妆”,但它还是化妆品,它不是药。“不可否认很多产品的广告宣传具有单面性,只说好的一面,不说不好的一面。尤其是在化妆品领域。不但如此,而且用很多诸如“胶原蛋白”等高科技的名词,“水润360度水动力”、“双效精华”等对消费者极具迷惑力的词来进行广告宣传,而在遇到纠纷时,消费者以此来举报和投诉就很困难。
因为这些广告对产品的描述没有用那些特别直白的,可以检验出效果来的词,而用了一些所谓的科学名词,让你感到非常玄乎。武高汉如是说,“消费者不仅受害时一定要投诉,而且知情也要举报,维权要找法律,真正做到这样的社会氛围,假冒伪劣就会越来越少。”
对此,武高汉通过中国经济网进一步解释称,消费者维权有五条途径:一、找经营者和解;二、找消协投诉;三、找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找仲裁机构仲裁;五、找人民法院来诉讼。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与此同时,要真正减少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出现,武高汉认为,法律制度需进一步完善,舆论监督要有力,消费者面对侵权要团结起来"集体维权",明星参演广告也要讲究原则和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