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志强
天津北方网讯:市第十次党代会以加快实现天津城市定位为主题,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提出全市要“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这集中反映了党代会对天津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和准确判断,是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更高要求,对于全市各方面统一思想认识,围绕既定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而拼搏努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天津再创黄金发展期具有良好的客观基础
黄金发展期是长期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长周期,主要特征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7—2011年,我市经济保持了年均16.5%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瞩目,成为天津历史上少有的“黄金发展期”。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实现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继续保持前几年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就会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好的发展效果。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一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规模发展,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同时,第三产业逐渐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逐渐取代工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市正处在这一历史时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正在加紧推进中,重化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在高速增长区间,完全可以支撑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库兹涅茨的经济周期长波理论还指出,由于产业的发展,造成人口转移和购置房产等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将出现15—25年不等的发展周期。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迁移活跃期,我市是人口大量聚集的热点城市,“十一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了256.2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了210.17万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常住人口还将增加300万人,增量依然是以外来人口为主。这一趋势将有利于缓解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使人口红利效应得以继续,由此形成的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刺激,将有力地推动我市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二是符合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看,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对于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坚持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营造巩固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各省区市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中央先后提出开发建设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深圳和上海两市积极行动,在改革开放方面先行一步,发展速度骤然加快,并保持了长期的迅猛发展态势。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又决定开发开放滨海新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加速。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只要我市能够抢抓机遇,用足用好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完全可以实现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
三是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牢牢把握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发展高水平实体经济不动摇,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努力培育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成功抵御住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双跨越,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增添了后劲。五年来,我市还大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连续四年开展“上水平”活动,四次实施行政审批大提速,综合审批效率提高80%以上,营造了良好的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环境,吸引大批内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利用内外资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尤为可贵的是,我市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创造了“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形成了“团结和谐稳定、风清气正心齐、想干会干干好”的社会氛围,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搭建起坚实而宽广的平台。
2
天津再创黄金发展期机遇大于挑战
当前全球正处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在欧债危机的困扰下,复苏进程步履蹒跚。尽管如此,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没有变化,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没有变化。对于我国和我市而言,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扩大内需为天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结构性减税、大力改善消费环境,不断为扩大消费开辟新的空间。同时,顺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各领域的“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都筹划了大批重大项目,正陆续开工建设,也将使我国的投资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今年上半年,国家各部委陆续出台了落实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为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内需求的扩大,将为我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天津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动力。当前,天津正处在开发建设的高峰期,三次产业、社会事业、综合交通、城乡建设、房地产、生态环境等领域都有大批项目在建和待建。截至今年上半年,陆续推出的总投资2.27万亿元的1440项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仍有566个在建,38个在做前期工作,投资量达到8400多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6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000亿元、利税3300亿元,带动130万人就业。2012—2014年,全市计划开工的重大项目还有1355个,总投资2.1万亿元。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后,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三是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将全面增强天津经济活力。批准滨海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国家给予天津的最大、最具含金量的政策。经过全市不懈努力,在国家20多个部委的积极支持下,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现在,滨海新区已建立了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承接了市级部门下放的175项审批事项,开发建设日新月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明显提高。从去年开始,我市又着手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正以金融、物流、土地改革为突破口,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创建新的体制机制。在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体制机制创新过程艰难但意义更大,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成果必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天津经济在快车道上前行。
从面对的挑战上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美日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不断恶化蔓延,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加大。新兴经济体受内外双重压力影响,增长步伐放慢,进一步削弱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本动力。世界银行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各国应做好准备面对旷日持久的全球经济波动,预计2012、2013和2014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3.0%和3.3%。由于我国经济外向度较高,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现,贸易摩擦增多,国际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出现订单不足、利润下降现象,这也造成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上主动调控的因素,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落,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形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均不理想的情况下,天津要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二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天津提出更高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在根本上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危机,它使世界经济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开始积极寻求全球经济“再平衡”,一方面推行再工业化,支持制造业在本国发展,减少进口依赖;另一方面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一轮全球能源资源布局,掀起更加激烈的能源资源竞争。为主动应对,我国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少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力求占据更有利位置。作为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48.1%的特大城市,天津要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必须在转型发展上高人一筹、领先一步,率先构筑起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确立自己在国家经济版图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地区间竞争延伸到要素层面。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十一五”以来更密集出台了80多个区域发展文件。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省区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有力地提高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也推动着地区间竞争从产品、市场竞争延伸到要素竞争,进而推高了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今后一个时期,天津要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必须克服高要素成本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与周边乃至北方各省区市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合作交流关系,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同时,天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认真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比如,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一个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引进、制度创新、结构变动、规模扩张、要素资源等五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正是利用这些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求我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都要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智慧和汗水。比如,如何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近年来,天津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但怎样做强,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强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是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建设北方经济中心,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必须依靠强大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津在高效率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联系国内外、服务各省区市源源不断地获得发展动力。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增强经济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的关键,天津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更是需要我们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如何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天津是一个城市经济体,“两头在外”、资源能源的对外依赖性较强,必须认真对待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大力量解决水资源、能源、土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推动天津再创黄金发展期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战略研究,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快实现天津定位,再创黄金发展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的重大任务。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把加强战略研究摆在首要位置。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研究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招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更要眼睛向外,放宽视野,研究提升和完善建设北方经济中心所需功能的思路和招法,使天津更多、更好地发挥集聚、辐射和带动、引领作用,通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体系,获得持久而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还要重视研究国内外有关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得失,使天津不走或少走弯路,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下一步,市有关部门应拿出更多精力和资金,在组织自身力量开展研究的同时,多聘请海内外有关智库和专家团队研究一批天津实现定位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长期性、全局性和重大急难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天津城市定位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再造天津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体系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国家对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要求,突出创新性,强调超前性,选准突破点,加快推进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研究筹划第三个三年实施计划,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创造和扩大发展新优势。近期,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要优先推进有利于解决资金、土地、物流、交易市场等与我市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资源要素方面的改革任务,消除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天津进一步做大经济规模。从第三个三年实施计划开始,要把建立有利于增强经济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推动天津成为内陆省区市的产业发展引领中心、工业品和消费品展销中心、要素市场交易中心、人才和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赴海外开展投资贸易的服务保障中心。
三是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支持民间投资加快发展。今后五年,是为实现天津定位奠定更加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各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客观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要积极推动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早竣工、早发挥效益。同时,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实现城市功能定位,源源不断地筹划和推出一批又一批影响力大、有市场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要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促进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债务融资与项目融资相结合,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下大力气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变投资过度依赖政府规划、政府主导的模式,在优势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实实在在地分批组织推出面向民间投资的具体项目,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参股或BT、BOT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拓展民间投资增长空间,使民间投资真正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
四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造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的先进制造业,是天津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再创黄金发展期的关键所在,也是全市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和难点。要全面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大开发区西区、空港经济区、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等各功能区建设力度,尽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要继续集中精力发展壮大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效益与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天津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要着眼长远,以过人的胆识和更大的魄力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组织和引领作用,在相关领域逐个编制专项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新的优势支柱产业。要紧紧围绕天津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组建创新技术联盟,集中各方面专业技术力量,尽快攻克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使科技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
五是大抓特抓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我市工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巨大,但本地却未能有效提供。据测算,2011年我市工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超过1万亿元,约有7200亿元发生在我市以外。如果放眼环渤海和我国北方地区,天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更加广阔。我们要抓紧落实全市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尽快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先进、与国际接轨的中心商务区和中心商贸区,带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中心城区繁荣繁华。要充分发挥天津的交通港口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布局、明确重点、加大投入,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建设大集大散的商贸流通辐射体系,为天津制造业快速发展和我国北方各省市区迅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重视制造业发展为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商机,大力推动原材料交易市场、商品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投融资交易市场、保险市场、资金结算交易市场、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航运交易等市场上规模、上水平。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和会计税务、法律服务、咨询评估、教育培训等中介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六是提高城市建设管理能力,进一步打造宜居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对城市的建设管理是一个严峻考验。我们要认真研究人口增长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前瞻性、全局性地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为天津长远发展打好基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加快实施“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和“一主两副”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滨海新区和各区县的发展策略,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提高空中和地下空间利用效率,调整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要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要狠抓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让城市环境更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做好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计民生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