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行业聚焦 > 正文

国际价格“跌跌不休” 中国碳交易资产严重缩水

来源: 北京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随着近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即碳交易)数额大幅上涨,世界银行曾预言,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高达1500亿美元。但现在这一预言已成为笑谈,因为国际碳交易价格“跌跌不休”,下滑到峰值时的3%。国际碳交易价格的暴跌使得发展中国家碳资产大幅缩水。目前,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最多的碳减排额度,项目交易总金额达数十亿欧元,而国际碳价的暴跌使得这些项目面临困境。

碳交易,又称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通俗地说,也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发达国家花钱向排放量低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配额的交易。目前,我国国内碳交易市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实质性的交易。

在北京,北京市环境交易所负责搭建碳交易试点技术平台。根据相关规划,三年间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万吨的企业必须参与。按照这个门槛,北京有将近400家企业需要强制参加碳交易。保守估计,明年上半年,北京市碳交易试点工作就能启动。

但是,近期国际碳价“跌跌不休”,也让中国碳交易资产严重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从2004年的3.77亿欧元,激增到2008年的910亿欧元。当年出现了23欧元/吨的历史最高价格。但从2009年下半年起,碳交易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0年后价格呈现明显下行趋势,2012年4月跌破了6欧元/吨。到了2012年12月4日,国际市场价格更是下跌到0.66欧元/吨,仅为其峰值价格时的3%。

对于国际碳价暴跌,北京市环境交易所碳交易中心负责人坦言,最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的整体下行。(记者 张咏)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