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收藏家 朱绍良:
亿元时代未终结
只待精品古书画
2012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跌落最猛的当属当代艺术。最根本原因在于当代艺术毕竟属舶来品,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中国近现代书画,离我们比较近,收藏群体庞大,在2012年前,出现了鼎盛行情,不过这一“井喷”状况是由一些基金、行家们推动的,现在他们被高位套牢,已经没能力接盘了。因此,去年的近现代书画行情,亿元拍品风光不再。像傅抱石的《巴山夜雨》图,2010年他的同类作品要七八千万元,去年在香港只拍出两千万港元。价格严重缩水说明这个市场确实有泡沫,艺术品应该有一个真实的、永恒不变的价值基数。
就去年的情况看来,价格真正“屹立不倒”的,是古代书画中那些真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传承有序的作品。就拿保利秋拍上出现的元代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来讲,成交价达到1.012亿元。有人疾呼“亿元时代”结束了,其实不然,关键在于缺少好的古代书画作品。古代书画为什么坚挺?是因为即使基金不买、行家不买,还有博物馆接盘。这对市场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而且,古代书画的重要作品都是实实在在交割了,而近现代书画往往到最后实际成交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因此,2013年的艺术品市场,我仍然看好古代书画。资金永远是要找去路的,当代书画、近现代书画都不可靠,自然就会继续寻找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古代书画。我认为今年市场会出现一些真正的精品。据我所知,目前已有拍卖公司拿到了一件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相信各路资金都会热烈追逐。
当然,收藏古代书画,必须做好自己的基本研究工作,一旦真正的精品出现,千万不要错过,否则今生可能再也无缘。投资近现代书画则不能乱撒网,要择其要者而收之。像齐白石,他的那些送给名人的酬唱之作,未必是他的重要作品,要买就得买他有开创性的作品。
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业:
中国书画市场价值观开始正常化
2012年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可以用四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词来概括:下滑、坚挺、升值、质疑。
一、下滑。2012年受国内经济收缩、国际经济形势不振等因素影响,中国拍卖市场出现了滑坡,总的成交率、成交额都有所下降,秋拍比春拍又继续退步。
二、坚挺。与其他门类比较起来,书画还是更坚挺一些。2012年秋拍,前十名的拍品中书画占了七席,说明书画的领军位置并没动摇。
三、升值。尽管市场冷落,但书画的升值趋势并没有变,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这些名家的作品,价格上升趋势还是很令人鼓舞的。
四、质疑。伴随着市场的回落,高价位作品备受质疑。更重要的是,这些质疑并非空穴来风,都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这说明收藏者的免疫力增强,艺术品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也常有人问,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哪个板块投资前景更辉煌?从前几年的状况看,古代卖不过近现代,近现代成交率不如当代,这几乎成了一条定律。其实,就“含金量”而言,本来古代书画的价格应该远高于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但在去年以前,唐伯虎就是卖不过张大千,文徵明甚至比不上何家英,原因就在于人们的鉴别能力差,市场不成熟,投资者宁可买在世作者的作品也不买古代名家的作品。这跟国外的书画市场恰恰相反。
可喜的是,去年古代书画的价格相较而言日渐抬头。去年春拍,书画类别的前十名中,近现代占了七席,古代书画只占三席,到了秋拍,前十名拍品中书画占了七席,其中近现代书画只有两件,当代书画仅一件,其他四件为古代书画。这说明古代书画越来越受重视,中国书画市场开始向正常方向发展。
因此,今年书画爱好者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转向古代部分。我想,2013年的书画市场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书画板块将继续保持领军地位,增值也将比去年更明显,书画投资完全可能出现新的高潮。但是随着造假风气的兴盛,赝品会越做越逼真,鉴别起来会更困难,投资的风险会更大,所以,收藏者要提高警惕,认真识鉴。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晓东:
收藏风气正在向文人传统回归
总结2012年的书画艺术市场,最令人欣慰的是文人收藏传统的逐步回归,以及对二三线名家的价值再发现,相信这一趋势在2013年会延续下去。
2012年整个艺术品市场都处于调整期,但市场也在慢慢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就古代书画板块看,虽然过亿拍品凤毛麟角,但整体表现还是相对突出的,一些重要作品也拍出了较理想的价格。以我们为例,沈周的《行书蜗壳诗轴》拍出了三千多万元,即便是市场最好的时候,这个价格也是很高的。古代绘画的精彩作品同样也有上佳表现。嘉德上拍的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成交价也超过六千万元。
近现代书画部分,因为量大,随着市场的调整,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此前市场表现很活跃的十二大名家的作品,成交数量减少了,买家对作品也比较挑剔。不过,有权威著录、能代表画家创作风格的作品,仍然有精彩表现。去年我们推出的《长春集》,拍得很好,封面拍品石鲁的《秋荷》成交价近四百万元。
去年各大拍卖公司也纷纷上马当代书画板块,虽然它在整个书画拍卖中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小,但我们对其前景也很看好。这一部分受经济环境影响比较小,只要价格合适,艺术水准不错的作品,成交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透过这三大板块,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对精品的追逐依然有很高的热度。就此而言,市场永远是不缺钱的。这是基本的市场逻辑、投资逻辑。遵循这样的逻辑,二三线名家的精品价格开始看涨。
另外,跟书画紧密相关的板块,譬如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名人手稿信札,价格普遍上涨。这既是资金在寻找价值洼地,也表明了我们的收藏理念在日渐回归传统。
对于2013年,我的预期比较谨慎乐观。整个社会的经济可能会稳健提升,艺术品市场总的成交率、成交额可能会跟2012年秋拍持平,甚至会出现一些惊喜,而我仍然比较看好与古代书画相关的一些新领域。新年,我的建议是,从文人、文化、精品的角度出发,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
三彩画廊总经理 海生:
当代水墨有望
突围而出
艺术品市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到了2012年,可谓进入深度调整期。去年的行情有如股市中的低点,比较适合进货。以我们为例,去年买进的作品数量比卖出的还要大些,因为画廊是靠时间差来获得利润空间的,在市场低谷时,恰恰是买入的好时机。
虽然市场总有比较恒定的绩优股——传统的知名艺术家,全国的像黄永玉、何家英,本地的如杨之光、林墉、方楚雄,他们的作品价位就不太受影响,不过去年我们入货还是要容易些。在大家都追高的时候,画廊要拿到他们的作品是相当困难的,画廊一向以理性的价位来收购,如果大家都在疯抢,那我们根本无力和藏家竞争。
而就2013年来看,我估计书画市场的形势会好一些,特别是在当代水墨方面,我想会是一个上升期。我们都知道,当代油画几年前炒得太高,去年一下跌得很惨,但当代水墨一直都不温不火,未曾发力,因此价位相对偏低。在经过去年的深度调整之后,我想当代水墨是时候突围而出了。书画投资也有如炒股,可以考虑做波段,除了绩优股,再重点关注一些潜力股。譬如黄一翰,现在他的学术地位跟刘庆和、李京是同一级别,但他的作品价格却跟刘庆和相差了两三倍,像他这样的新生力量,未来的利润空间可能会比传统名家大很多。传统名家的作品价位现在基本是十万元一平方尺起步,这些新生力量可能只是两三万元一平方尺,同样的资金量,投在新生力量上,未来的收益估计会大得多。所以从长远的投资来看,还是要买潜力股。
另外,当代油画除了那些虚高的作品还需要市场继续消化外,其他的油画作品价格估计也会往前走。当下全球各国都在印钞票,钱攥在手里只能不断贬值。艺术投资最好之处在于还能怡情,不像股票,就是看个数字,所以只要不太急切冒进,耐心等待,一旦艺术品市场调整过来了,升值还是大有希望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