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电信运营商约见腾讯 微信动了谁的奶酪

来源: 中国证劵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微信免费午餐正遭遇挑战,日前,中移动、中联通和中电信集体与微信开发商腾讯公司展开谈判,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监管腾讯的微信OTT业务,以及如何向OTT业务收费。

兼具文字、视频和语音通话功能的腾讯微信,两年间用户激增超3亿人。就连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都认为,中国移动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中国联通或者中国电信,而是类似腾讯微信这样的移动应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电信运营商的领导地位遭遇考验。然而,运营商做不了互联网应用开发商,互联网企业也不可能花5000亿建网。正如飞象网总裁项立刚所言,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从来都不是对立关系。

崛起

OTT是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语音、视频以及数据服务业务。比如说,腾讯的微信,微软的网络电话Skype。

“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可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微信在下载页面上如此自我介绍。这是腾讯对电信运营商短信、彩信、语音通话等核心业务发起的挑战。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经过2年的发展,被视为“第四大运营商”。

微信的崛起并非偶然。2012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热销,中国互联网产业风云突变,手机上网人数首次超越了用电脑上网人数,上网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超过七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户上网时长增加、PC的使用时间逐渐向移动设备转移、使用时间碎片化,用户需求主要集中在社交、资讯和娱乐等方面。

为抢占移动互联网高地,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腾讯推出了微信,小米公司有米聊,奇虎360则有口信。凭借庞大的桌面用户群以及差异化竞争,腾讯微信在手机端成为目前国内最火热的OTT应用。

面对拥有超过3亿且仍在迅猛增长的微信用户,腾讯CEO马化腾拟将其转化为盈利动能,他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未来几个月微信将发力商业化,商业化方向首选游戏,在微信平台上推出移动社交游戏,此外,还可能会推出租车等服务应用。

威胁

微信等OTT业务的崛起让移动运营商感到了威胁,刚刚公布的2012年年报中,中国移动用业绩说明了这种威胁的存在。

2012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创下了近三年的新低。语音业务增长放缓成为主要原因。根据财报,2012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营收为3680.25亿元,同比增长1%。而在2011年,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5.9%。

电信运营商业绩放缓,OTT业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从微信等聊天工具借助智能手机得以推广,原来给运营商带来丰厚利润的短信、彩信、语音、甚至是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大量用户转而使用免费的微信、米聊等聊天软件发送短信或是语音聊天,运营商在相关业务上的收入大量减少。

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从2012年的全年数据来看,电信运营商短信量比去年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电话业务量甚至也下降了5%。

业绩受损的同时,电信运营还需要为快速增长的流量买单。中移动去年的年报显示,无线上网业务高速增长,其流量同比增187.6%,收入同比增53.6%,也就是说,流量增长是收入增长的三倍。面对流量的增长,运营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3G/4G网络和发展智能终端,以中移动为例,为建设TD-LTE网络2013年的投资就需要增加400多亿元。

有消息称,三大电信运营商曾就OTT业务与腾讯公司多次谈判。2月份由工信部主持的“关于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影响讨论”三大运营商也均派人出席,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3月初,各方又就微信、手机QQ对无线资源和流量的占用,是否该建立结算体系进行讨论。进而有人士推断,微信可能要开始收费。对此,腾讯官方给予了否认,并表示此消息纯属谣传。

合作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产品与传统电信业务的融合度会越来越高。”马化腾已向三大运营商抛出合作意向,据他介绍,在2G时代,腾讯就与电信运营商有大量的沟通和合作。

尽管OTT业务对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产生了冲击,但此类业务的出现,也促使通信产业链发生变革。近期,腾讯与香港电信运营商电讯盈科达成合作,香港地区用户每个月只需8港币就可以不限流量地使用微信服务。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类业务不断出现,并能得到市场认可,那将对运营商培养用户使用流量习惯,拓展流量经营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移动互联网这一趋势,电信运营商其实也很清楚。为不沦为单纯的信息高速公路,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为发展增值业务以及各种互联网业务,已经在全国成立了互联网基地、无线音乐基地、手机视频基地、位置服务基地、电子商务基地等九大基地。只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受制于相对封闭的经营格局,运营商不会成为真正的开发商。

另一方面,微信商业化也未必能一帆风顺。以微信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对手新浪微博为例,截至去年12月,注册用户达到5.03亿户,日均活跃用户为4620万户,新浪微博的商业化也还是步履蹒跚。新浪日前公布的年报显示,其微博服务去年总营收达到了6600万美元,但微博业务总成本近1.6亿美元。

“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项立刚指出,运营商做不了开发商,互联网企业也不可能花5000亿建网。唯有合作才能既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做大市场蛋糕。(本报记者 王荣)


 

责任编辑:千泷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