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土地确权助力农村改革
不久前,人民日报对中原某地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民既担心“没有地了,我们咋活”,也担心土地流转没有自己种划算,更担心土地流转后会不会好景不长。
土地流转背后牵扯的是农民的生存大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新一轮改革开启之际,社会舆论再次聚焦农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提到,要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此举不但有利于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更有助于从土地层面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毕竟,土地确权,说到底是要把集体土地的权益清晰地划分到每个农民身上,让农民的土地像城里房子一样,拥有身份。
从现实和长远发展看,加快土地确权,还可以杜绝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打好基础。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农民集体所有,多是一个虚权,产权不清晰。一些地方出现的地方政府、村干部把集体的土地卖了而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却不知情的情况,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确权,也是对农民土地提供安全保障的措施。
而且,由于没有确权,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无法转让,甚至没法用来抵押贷款。面对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这样的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农民因受制于资金而望而却步。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推进土地确权,赋予农民“三权三证”,即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在宅基地上所盖房屋的房产权,然后给三权发证。不仅便于土地流转,在农村金融发达的地区还可以试行抵押贷款,这样,农民扩大生产规模的钱有了,进城安家的钱也有了。
当然,除了土地确权,如何为土地流转提供一套系统性的保障措施,解除农民顾虑,降低经营企业风险,最终保障各方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才是稳步推进农村改革的关键。这其中包括,严格的土地流转程序和进入标准,科学的农产品市场预警机制,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乃至高效的金融保险体系等等。
肃宁作为土地流转的国家试点,很多做法都还在探索之中。但人们相信,关注这种探索,关注农村土地活力再激发的诉求和进程,更有益于我省及早迎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气象。
文/本报记者 董立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