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电子垃圾篇
流水线上已有了一层尘土。
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
围绕家电的“新欢旧怨”
家住呼伦南路一小区的李先生即将乔迁,家里的旧电视、洗衣机、冰箱却让他很犯愁:更换了新家电,旧电器送人不合适,卖给收废品的人价格低得很。“还得等人家过来回收,当然是他说多少钱收就算多少钱了!”而在希望阳光苑的石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旧电器有的直接卖给了回收废品的,有的去年就在商场搞活动时以旧换新抵了货款。家在八一小区的付女士家中也被越来越多的旧家电所占据。阳台的角落里放着旧的电饭锅,一个抽屉里装满了老式手机、更换的固定电话、闲置的键盘、坏了的MP3等。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几乎每家都有闲置不用的电子产品,大到废旧的电视机、显示器,小到一些DVD播放器、录音机、电子表等等。不少市民虽然对电子垃圾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将闲置、废旧的电子产品随意丢在家里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面对政策的“独自等待”
记者来到位于金桥热电厂附近的内蒙古铉力和再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废旧家电拆解厂。据了解,该公司是自治区仅有的两家专业回收电子垃圾的有正规资质企业之一,另一家落户于通辽市。因此,该企业回收的电子垃圾渠道来源比较正规,都是市区各大商场按照国家家电补贴政策回收的废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还承担了一部分盟市送来的电子垃圾产品的拆解工作。
5月21日,记者到达该企业,看见大门已锁,厂房内已经没有工人进行作业,随后记者进入了厂房。原本空无一人的厂房内,一侧墙下堆着空的电脑主机机箱,另外的一角堆放着被拆解下来的电子垃圾,电脑主板、电视机主板,零零碎碎的堆积成山。在成捆的金属管线旁边,拆解作业的流水线机器上已有了一层尘土。
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厂的负责人王先生,证实该厂已于2012年7月关门。因为呼市没有专业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他们也只是做拆解工作,并将有害的电子垃圾集中起来运往外地有处理能力的企业。该厂从2011年7月回收运行开始,到2011年12月31日,共回收拆解了9万余台废旧家用电器。“当时有家电补贴的政策,我们拆解可以得到的补贴是,电视、电脑每台15元、冰箱、冰柜每台20元、洗衣机每台5元。但是自从家电补贴政策结束后,我们就关门停业了。按照运行的情况看,近半年时间收上了9万台电器,那么全年也就18至20多万台,这还得算上其他盟市送来的电器。可见呼市的家电回收市场并不大,估计一年也就是五六万台。”
王先生补充道:“现在还有新的补贴政策,2012年7月由国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我们简称它为‘基金政策’。但是由于管理较严格、审批程序多,所以我们企业打算先在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一个新的厂址,将存放电子垃圾的场地扩大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然后申请国家政策支持。”
“利”与“害”的考量
电子垃圾中也包含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属可回收垃圾。做好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通过人工拆解和机械拆解分拣,对电子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不仅会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能够对某些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达成降低元器件制造成本的目的。
据了解,电子废弃物中所蕴含的金属,尤其是贵金属,其品位是天然矿藏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回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
有统计数据表明,每吨废电路板中含金量达到1000克左右。随着工艺水平提高,现在每吨废电路板中已能够提炼出300克金,市价约合万余元。
据了解,电子垃圾回收市场不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还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扶持。2012年5月21日,获国务院批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基金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每台征收一定的费用,并补贴给处理企业。
虽然利润很大,可是处理带来的问题也不小:很多家电含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如1台电脑700多个元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电子废弃物被填埋或者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渗人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的居民及其它的生物造成损伤;有机物经过焚烧,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剧毒的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类等致癌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后将会破坏臭氧层,引起温室效应,增加人类皮肤癌的发生几率。
因此,既要知道电子垃圾的价值,也要了解其危害很重要。
究竟怎样避害盈利?
长期关注电子垃圾回收的山东大学教授唐锡光认为,对于垃圾回收散户,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具备一定生产能力、技术领先、环境污染少的纳入扶持和试点范围,接受政府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特点。还有的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强电子垃圾处理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并制定政策推动电子垃圾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由分散处理转向集中产业化处理、由低水平逐步转向高科技。
去年,商务部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办法》,提出将对废旧电器回收经营采取备案制、回收主体应建立回收、交付交接记录可追溯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混乱经营的局面将要结束,一些大的电子废弃产品企业有望进行整合,促进一批龙头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难看出,提高行业集中度是我国对电子垃圾回收产业的发展规划。
电子垃圾回收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长久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关键。诚然,靠政府提供的补贴,企业能够实现微薄盈利,但企业若想获得较丰厚的利润,就要用实力说话了。专家表示,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相当专业,简单的回收分解只是解决了环保问题,进一步的深度加工利用,才能实现价值的提升,那里藏着环保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
家电回收的“游击队”
现在首府的旧电器主要涌向了两个渠道:收垃圾的小贩和拆解作坊。小贩收来的旧电器一般有三个出路:能用的改装之后再卖到偏远的农村;不能用的则把玻璃、塑料或金属管线等材料卖掉,其余的当垃圾扔掉或者直接贩卖给个人废品收购站。个人废品收购站先采用最原始的人工敲打办法,把拆下的电机等价值较高的零件集中卖掉,其余的按废铁、塑料等废品出售;对完全不能用的电子废弃物,如冰箱、空调机中的制冷剂则任意倾倒。
记者找到常在呼伦南路附近回收废品的孙师傅,从业已有10多年的他告诉记者:“像电脑、电视等旧电器收的多些,主要是拆开以后卖废铁和塑料,铜线也可以卖一些钱,拆下来没有什么用的小块玻璃或者胶垫之类的基本上都扔掉了。”谈到旧家电的价格,他说:“就比如一台彩电,以前收购价格要好些,一台可以给你80或者100元;现在掉价厉害,只能给30至40元钱。”
电子垃圾
之“加减法”
加法:令人目不暇接的电子产品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享受;减法:不断地更新换代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烦恼。
加法: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和环保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减法:小贩、小作坊的简单拆解和无序竞争。
加法:电子废弃物潜在价值巨大;减法:电子垃圾污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严重。
这些看似简单的加减法,却是电子垃圾处置和资源化的亟待破解的难题。电子垃圾将何去何从,既考验政府的执政理念与能力,也考验人的道德认知水平。
做好这些加减法,需要的是政府与大众的共同努力。
文/图 本报记者 钱曙光 通讯员 任敏佳
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相当专业,简单的回收分解只是解决了环保问题,进一步的深度加工利用,才能实现价值的提升,那里藏着环保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