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北京出租车调价后打车难暂缓解 黑车价格跟涨(2)

来源: 新京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焦点

4司机收入

据市发改委介绍出,租车司机收入多年未涨引,行业吸力下降。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司机收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求增收部分全部归司机。调价后不少司机称收入增多。

双班司机一月多赚千元

亚欧出租车的司机刘师傅不喜欢“扫街”,他更偏爱拉机场的客人。“机场活儿都在15公里以上,增加收入明显。”李师傅说,他之前拉一单机场活儿基本在七八十元以上,调价后,100元以下的活儿就很少了。

刘师傅告诉记者,他加入了一个司机自发成立的车队,团队里积累了一批固定的机场熟客,“只要有熟客叫单,团队保证100%把单安排出去,这样熟客就越积越多了。”他说,这是他们经过多年经营才慢慢摸索出来的经验。

刘师傅是单班司机,每天的劳动强度在14个小时以上,平均每天多赚近100元,每个月增收近2000元。

银建的双班司机张师傅的收入涨了约四分之一。调价前,他早上4点多出门,下午3、4点交车,收入大概500多元。刨去中午饭钱和修车钱,每天纯收入在100-150元之间,月收入为4000元上下。

调价后,一般过中午,他的收入就已经达到400元,可以支付当天的油钱和份儿钱。用张师傅的话说,已完成了当天任务量,剩下都是赚的。张师傅说,这个月他基本每天都能拉出600元,月净收入提高到5000元。

记者从多家出租车公司了解到,虽然调价首月司机收入以及工作量的总数据尚未进行精确的统计,但很多司机都表示收入有所增加。

司机担心公司趁机揩油

司机的收入增加了,令他们担忧的是一些出租车公司想趁机揩油,趁车辆更新之际增加车辆承包金。

按照交通委的要求,出租车企业应定期公布出租车承包金标准,但很多司机表示,从来没看到公司公布承包金标准。

更换车辆续签合同时,公司直接通知司机承包金已经上涨,如果司机嫌价格高,还可以讨价还价。

“小公司不比大公司正规,各项收费都不明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告诉记者,一个月后,他所开的车就要报废,再续签合同时,新车的份儿钱就要增长,净份儿钱达到4200多元,加上保险费、维修费等费用,远远超过交通委规定的上限5175元。他告诉记者,在他开出租的8年当中,每次更换新车都要增加份儿钱,这次也一样。

据了解,今年,政府部门准备聘请第三方对出租车企业的承包金标准进行定期评估,要求将企业利润控制在2%-3%。司机们希望政府能尽快落实这项工作,把维修费、保险费、保养费等费用进行明确,让他们的份儿钱能交得明明白白。

□焦点

5出行成本

交通委曾表示疏,散部分不急需用车的乘客也是此次调价的目的之一。涨钱后对,于经常打车的部分乘客来说出,行成本明显增加。

车费见涨加入摇号大军

市民杨女士,家住西长安街延长线八角游乐园地铁站附近的小区,而她的工作单位在复兴门金融街。过去几年,杨女士总是打车上下班,按照每个月20个工作日计算,出租车调价前,她每月的交通成本大约是1600元。

此番出租车调价,她每日上下班出行增加20元左右,有时赶上大堵车或交通管制,车在路上动弹不得,打车费会一下从原来的40元飙升至60元,一个月算下来,她的出行成本已经提升到了2000元以上。

“下班高峰打车难虽然有起色,但费用也确实高了。”杨女士说,家里已有一辆私家车,通常是爱人使用,她已经将自己的驾照放进百万“号库”里,成为摇号大军中的一员。她说,如果摇到车牌,她考虑购买一辆新车。

为省钱打车族转战公交

和杨女士一样,家住丰台区小屯路附近的宋女士在甘家口上班,单位要求9点打卡,由于需要转换几趟公交车,宋女士出行多是选择打车上班。

调价后,宋女士每日出行成本增加20元以上。为了节省开支,宋女士已经由原来每天打车上班改为了“挑日子”打车。“这几天早上气温都三十多度,太晒了,出租车有空调,所以继续打车,赶上阴天凉快时就早起一小时坐公交。”

“夏冬季天气不好多打车,春秋季就坐公交,省钱又舒服。”为取得舒适度与经济性的平衡点,宋女士打起了如意算盘。

另外,家住四元桥的市民周女士,前往东单东方广场的单位上班时,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经常打车上下班。尤其晚上11点下班后,必须打车,调价后她的打车费从42元增加到54元。

周女士现在除了单位可以报销的时候打车,或者天气特别不好的时候打车,都尽量早出来一些,打车到地铁站,再坐地铁去单位。

□专家观点

短期缓解后打车难或反弹

距6月10日出租车调价已过去近一个月,不少乘客感觉打车的等待时间有所缩短。在交通专家的眼里,这个结果的背后有多重原因,涨价到底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难以考量。甚至,度过这段蜜月期后,打车难问题或许重新浮现。

部分出租车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出租车涨价后,早晚高峰时段的出车率有所增长,固定地点的趴车量减少,这说明出租车的供给量相对增加。同时,从需求量上讲,乘客因价格上涨已经减少打车次数,或者转战公共交通工具。

在调价前,交通委负责人已经表示,提价并不能缓解打车难,而是为了提高司机收入和出车率,同时,将部分不急需的乘客疏散出去。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军也认为,调价对于打车难的缓解效果是很难用科学的数据进行考量的。

但是短期内,打车难的问题的确得到了缓解,出租车公司、司机以及交通专家对这一效果有各自的看法。

很多老司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出租车调价后的两三个月,乘客需要适应期,这段时间打车乘客会减少。出租车公司表示,调价后,一些计价器可能出现“数据漂移”现象,里程和金额可能不准确。为此,公司已经告知司机一定尽可能多地出车,查看不同车况下的计价器数据。出车率的增加可能是出于短期需要。

另外,调价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有所增长,早晚高峰时段的低速等待费从5分钟2元增加到4.6元,报酬增加必然刺激司机出车率的提高。但是,在涨价后的一个月里,已经有媒体报道,出租车公司以各种理由趁机涨份儿钱,为此市运输管理局还处理了一家小型公司。有司机担心,未来公司很可能以各种成本上涨为由增加份儿钱,而乘客多支付的车费最终会落入出租车公司的囊中。

交通专家表示,从短期内看,无论是供给量的增加还是需求量的减少,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试想当乘客已经适应涨价后的价格,出租车司机度过了初体验,且出租车司机增收的部分不再归自己,这都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供需量严重失衡,打车难题重现。

“我们不能期望完全靠调价把‘打车难’的问题,或出租车行业内在问题全部解决。”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打车难与民众的出行习惯、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以及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密不可分,解决打车难是综合措施的结果。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