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迁西:文化产业擦亮“燕山绿色明珠”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环渤海财经网讯(记者贺一鸣 通讯员李岩):日前,冒着毛毛细雨,电视剧《黑凤凰》剧组一行十余人先后来到迁西青山关和喜峰口景区实地考察。此片是由唐山市委宣传部、唐山广视新传媒有限公司、龙腾艺都(北京)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中国近代工业“五个第一”大型系列电视连续剧。这是今年以来,继电影《冀东兵妈妈》在迁拍摄后,又一部影视剧在迁西取景拍摄。

作为“中国板栗之乡”的迁西,森林覆盖率达62%,被称为“唐山后花园”和“燕山绿色明珠”。“矿产资源越挖越少,而文化资源则越挖越多,要用文化产业来擦亮迁西这颗‘燕山绿色明珠’。”这县县委、县政府决策者们达成的共识。

为把青山、秀水、栗香、长城等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迁西县以总投资139亿元的景忠山综合开发项目、大青山关长城文化旅游区项目、迁西县黄金文化产业园等七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总抓手,着力打造北部115公里长城国际步道,中部87公里滦河水韵和南部百里生态休闲3条文化旅游产业带,今年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2%。

迁西县通过生态保护、文明创建、文化经营、休闲旅游,成功地寻找到了文化与生态、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如今,迁西的四大文化品牌已初步成型。一是板栗文化品牌。栗乡特色产业与文化巧妙结合,“迁西板栗”“紫玉”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张大胡子”“栗之花”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成为全国最大的板栗出口基地,此外,还开发出安梨汁饮料、栗蘑酱、栗蘑速食汤、抗战烧酒等8大类20余种赋有栗乡文化内涵的特色农副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国·迁西栗花节、“栗乡之夜”文艺展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其中栗花节被评为全省“一县一品”县域文化品牌活动,投资3.5亿元建成中国板栗博物馆、栗乡文化公园等主题公园和场馆,制作了3D动漫《迁西板栗传奇》,先后出版了《迁西板栗文化》《栗花》杂志等10余种书刊。二是长城文化品牌。以境内世界文化遗产——明代长城为依托,以戚继光戍边文化和长城抗战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长城访古游,建成国家4A级景区青山关、国家3A级景区喜峰雄关大刀园等一批知名景区,目前,正谋划实施中国长城国际步道、榆木岭长城综合开发等项目。三是水韵文化品牌。依托87公里滦河及近百座中小水库的水面资源,实施了滦水湾文化旅游开发、滦河谷生态旅游聚集区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连续举办两届“迁西杯”全国库钓邀请赛,成为“华北休闲垂钓之乡”。四是民俗文化品牌。打造了景忠山纳福迎春文化节、凤凰山民俗文化节、太阳峪满族风情文化村、河北国学第一村——马家沟国学村等一批民俗文化项目,其中,景忠山文化旅游区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