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全国立式加工中心市场整体下降20%,然而沈阳机床中捷立加事业部却增长27%。这个由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在2007年成立之初,还是国内立式加工中心最小的企业,而今已迈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
近年来,沈阳机床提出了由生产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变的战略目标,引来了企业内部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一切都以客户为中心的目标下,中捷立加事业部这群年轻人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如形成了公开、民主、透明的组织文化,改变了传统的指派方式,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CVS(合作、增值、服务)新型商业化模式等等,不到800人的中捷立加,创造了近7亿元的产值。
沈阳机床的改革是沈阳工业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在迈进世界最先进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沈阳工业改革创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沈阳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沈阳鼓风机集团最早提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的“四大法宝”。在技术创新上,企业不仅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经费,而且还创新产学研模式,如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立的沈鼓——西交大研究院,在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技术中心。这些产学研联盟,为沈鼓提供数以百计的新产品和技术专利。华晨汽车通过技术合作和全球化招聘,以国际化的视野引进国内外重点车企的高水平技术及管理人才,并从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外籍专家30余位,从事研发、设计等方面工作,利用国际智慧打造自主品牌,开拓了自主品牌创新发展之路。三一重装把研究院设在美国和德国,保证了企业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沈阳,有十多家多企业把研发中心设在国外,有众多企业与国外企业有联系。这些企业利用国际资源,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已成为寻常举动。
沈阳改革创新有了深度和广度。除了机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之外,远大集团则通过建立研发平台建立科技公司,为属下的十几个研发院“断乳”,实行按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激发了企业研发人员潜能。
改革创新让沈阳企业持续走强,出现了一批世界级产品,诸如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百万伏输变电设备、大型PTA压缩机、长输管线压缩机、大型盾构机等等。这些竞争力强的产品不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更推动了沈阳工业快速发展。2012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28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04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三。今年上半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919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工业增加值1779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570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利税总额501亿元,同比增长1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