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立我国首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记者昨天从第八届21世纪中美医学论坛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已获国家批复,将于2014年在瑞金医院内开建。首轮攻关将以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三大临床难题为重点,探索其最新治疗手段。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领域的新概念。它的出现基于人们对医学界的一个经典追问:多年来,医学界投入了高额的科研经费,发表了许多高水平论文,但为什么肿瘤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医学界看来,解决这个尴尬,需要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治疗转化,打破医药企业、实验室研究、临床医学等之间的固有屏障。
过去十年,转化医学在欧美飞速发展。我国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由我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医院建立的转化医学基地已达上百家,政府管理部门、公共卫生、医药企业、临床医学、基础研究等各方力量均有参与。不过,这些基地总体呈现单位各自为政、小而分散的格局。
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将打破这一格局。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告诉记者,尽管转化医学中心将建在瑞金医院内,但这将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平台,它将整合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中科院等上海高校、附属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临床难题联合攻关,推进技术转化应用进程。
目前,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该中心首轮将重点建设肿瘤、代谢病、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技术平台。“其中,肿瘤包括白血病、消化道肿瘤、儿童肿瘤,代谢病主要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为高血压等慢性病。这些都是危害我国人群的重点疾病,也是国际医学界攻关的难点。”陈红专告诉记者,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在建设中还将借助上海交大的理工科优势,并借鉴其“医理”、“医工”结合的有益探索。除了各级实验室,全新的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将辟出一个拥有300张床位的“转化型病房”,专门用于转化医学研究。这一举措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有先例,但在国内还属首创。瑞金医院副院长赵强告诉记者,这些病床将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包括相关疾病的患者和健康的自愿受试者。参考国际实践,入住“转化型病房”的志愿者将免费接受研究药物、试剂以及相关检查。
在专家看来,“转化医学”概念传入我国多年,之所以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急缺转化医学人才。“现在临床、基础研究越做越细,但成果并没服务于临床,这与许多科研人员单纯搞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缺乏科研服务临床、造福患者的意识有关。”陈红专告诉记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攻关白血病的过程,所呈现的就是转化医学的经典状态:彼时,王振义身兼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科研思路在临床需求与科研实践中来回切换,好像“一个兵乓来回打”。
这种人才需求已在推动医学院的内部改革。陈红专透露,配合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建设,上海交大医学院已改变以“培养医生”为目的的传统培养模式,从去年开始招收转化医学研究生。该项目采用中美医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学生配备“双导师”,一名导师来自基础研究领域,一名导师来自医院或医药企业,旨在强化学生的研究应用理念。
推进转化医学进程,还需要现有人才转变观念,以及相应政策扶持。在业内看来,如何让科研人员真正打破以往“各做各”的格局,归根结底需要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让不同领域的人才都有参与医学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专家说,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转化医学中心将承担起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