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国际动态 > 正文

曼德拉:在狱中如饥似渴读《毛泽东选集》

来源: 重庆商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曼德拉:在狱中如饥似渴读《毛泽东选集》

积极推动与华建交 称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曾以74岁高龄登上长城

1999年,曼德拉访华。 央视截屏 图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地时间5日20时50分去世,享年95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给南非总统祖马的唁电中指出,曼德拉先生是中南关系奠基人之一,生前两次访华,积极推动中南各领域友好合作。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在曼德拉探索、奋斗和执政的漫长岁月中,他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

接受军事训练 喜爱《孙子兵法》

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始于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那时,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曼德拉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一次在议会的讲演中,他提到在国外接受军事训练时,读过中国古代的兵书《孙子兵法》。就反抗南非统治阶级的斗争,曼德拉曾向议员们举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联合起来,组成统一战线。

上世纪60年代初入狱后,在长达27年的铁窗岁月里,中国革命的经验影响着曼德拉。在他与帮他撰写自传《漫漫自由路》的老朋友理查德·施腾格尔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革命的推崇。

曼德拉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

他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他读到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通过这本书曼德拉对中国革命、长征、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

曼德拉上世纪90年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他阅读过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熟悉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中国领导人,从一些著作中得到启迪和鼓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和斗争经历曾对非国大的斗争产生很大影响。

刘少奇著作影响他个人修养

1990年4月,曼德拉刚刚告别牢狱生涯一个月,在纳米比亚遇到时任中国副总理吴学谦。

交谈中,曼德拉对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国新朋友说:“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曼德拉说,他在牢房里坚持看书,妻子温妮应他的要求捎来《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他如饥似渴地从头到尾认真研读,不时比较和思索南非、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和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

他告诉吴学谦:“如果从个人修养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在书中讲得句句在理,我从中受到极大激励。”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旦认定追求目标,就要不懈奋斗,就会经受各种曲折考验,要在艰难甚至恶劣的境遇中求生存与发展。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我坚定信心和斗志。”

74岁高龄登长城

获得自由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曼德拉访问了不少国家,中国则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国度。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后来所著的《外交十记》里写道:“曼德拉说,他对中国心仪已久,很想去看看那块伟大的土地和人民。只是10月份访问远东,日程安排太紧,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大国,安排访问时不能太匆忙,来年5月份比较从容,届时,可以好好看看中国。”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还是南非非国大主席的曼德拉访华之旅终于成行。

上世纪90年代初曾驻南非的新华社老记者滕文启在曼德拉访华前采访了他,滕文启说:“曼德拉提到,在中国他要参观万里长城和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遗址。他问我们红军渡过河的桥梁是否犹存。我们猜想曼德拉是指大渡河的铁索桥。”

第一次的中国之行,74岁的曼德拉没有看到铁索桥,但他圆了登万里长城的心愿。

香港歌手为他写《光辉岁月》

访华期间,曼德拉受到中国的真诚接待。“杨尚昆主席举行欢迎仪式,会见并宴请了他,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并宴请了他,李鹏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中如此写道。

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曼德拉访问中国时下榻钓鱼台国宾馆,一名中国画家为他画了一幅肖像。他与画家聊天:“我刚出狱时,在街上遇到一个13岁的小姑娘。她说,你入狱前很英俊,出狱后变丑了……我小时候总盼着长大,可现在人老了,又想变年轻。”

而在1988年,已故的香港Beyond乐队歌手黄家驹还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歌曲《光辉岁月》。

积极推动与华建交

1994年5月,曼德拉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中当选南非第一名黑人总统。当选南非总统后,曼德拉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决定遵守非洲统一组织的立场,以及1971年联合国的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99年5月,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前,曼德拉终于实现了以南非国家元首的身份访华。曼德拉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说,中国对南非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我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中南建交15年来,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11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出口南非的首批电力机车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国首次向非洲出口电力机车。当地计划将这批新机车命名为“曼德拉”号,向中南关系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曼德拉致敬。

“他驾着南非彩虹,走完漫漫自由路”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6日,地处闹市的南非驻华使馆,两条暗红色横幅和曼德拉的大幅遗像格外引人注目。

万里之遥的北京,从中国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从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南非驻华使馆,最后送别这位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塑造了新南非的伟人。

他对中国心仪已久

1998年,王学贤成为中国首任驻南非大使。6日清晨,王学贤从电视新闻中听到,老朋友曼德拉走了。“意料之中,毕竟他受病痛折磨多年,但我还是很难过、很难过。”王学贤语速缓慢,“他驾着南非的彩虹,走完了他的漫漫自由路”。

“曼德拉说,他对中国心仪已久,很想去看看那块伟大的土地和人民。”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里说。

1992年10月,在获得自由两年多后,曼德拉访华成行。“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钱其琛回忆,归国前,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喜欢和中国人聊长征

同样在南非常驻过的新华社记者袁晔,有幸与曼德拉比邻而居,并多次与他面对面。

曼德拉的服刑时的编号是466/64,他是1964年到达罗本岛的第466位囚犯。在普通人看来,这种给自己带来无尽屈辱和伤害的记号能早点忘掉才好,但曼德拉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从总统职位退下后,他以此号码发起抗击艾滋病46664慈善运动,通过举行大型音乐会和教育活动,帮助南非人抵御艾滋病的威胁。

至今,袁晔还珍藏着一件印有466/64的黑色T恤,是曼德拉基金会送给记者作为留念的。

曼德拉首次访华时,新华社摄影记者刘建生全程报道,定格了曼德拉在北京大学获名誉博士学位的瞬间,也记录下曼德拉在八达岭长城与中国青年的交谈。

“曼德拉喜欢和中国人聊红军长征。”刘建生说,曼德拉视长征精神为全人类的财富,他熟悉中国革命历史,对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革命之路非常钦佩。

一束白菊、一个中国结、一个深深的鞠躬……人们陆陆续续来到南非驻华使馆,献上自己的悼念和哀思。本版稿件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