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俄媒:中国雾霾问题催生解决“危机”新技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12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雾霾催生新的技术问题

中国很多省份不断遭到雾霾的袭扰,导致各种生态的、社会的和技术上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学界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考验。他们不得不寻找非常规的方案,来解决这些似乎早已解决了的问题。

电子眼早已在保护各种设施和交通指挥系统中得以应用。但是,突然出现的情况,迫使学者们研制新型的电子监察设备,以便在空气极度污染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中国学者和工程师们认为,在空气强污染的时候,街道上的能见度极低,以至于各城市中安装的电子眼几乎“失明”了。由此出现的结果是,全国范围内所安装的、可让警方几乎对所有重要区域进行远程监控的“天眼”工程的效率大打折扣。目前的夜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摄像装置通过浓雾甚至浓烟。但雾霾却是另一番景象:其内部颗粒坚固,数量众多,因此能够像砖墙一样有效地阻碍红外线。如果能见度下降到3米,那么即使最好的摄像观察装置也无法“看到”10米远的距离。一些专家指出,为了在严重污染的天气里保障一些重要地区的安全,甚至需要使用雷达。

和空气污染有关的低能见度,迫使中国航空管理部门开始对飞行员进行技术再培训。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从2014年1月1日开始,那些小型商业航线的、直飞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其它一些大城市的飞行员,必须要有专门的可证明其能在仪器帮助下进行盲降的认证。这种认证早前只对那些大型飞机飞行员有这种要求。根据规章,如果能见度下降到400米以下,那么飞行员就无法目测起降跑道,他需要有能力实施盲降。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只有部分机场配有这种专门的可借助仪器指挥进行盲降的系统。因此,中国民用航空局拟定在26个机场创造相应的条件。

最近30年里,中国的经济进步从实质上提高了数百万家庭的生活水平。但这种进步,却给现在的和未来的公民健康及安全造成了威胁。环境生态安全,比如水、空气,食品问题正成为全方位问题中的一部分。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在最近的未来找到解决的答案。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