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王君主持 巴特尔作政府工作报告
任亚平杨俊兴潘逸阳乌兰李鹏新符太增那顺孟和杜梓王中和等出席
1月15日上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开幕。图为大会会场。 本报记者 闫晨光 摄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君主持大会。 本报记者 袁永红 摄
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袁永红 摄
本报1月15日讯 (记者 刘江 苏永生)1月15日上午,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呼和浩特隆重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君主持大会。上午9时整,王君宣布: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现有代表537名,出席本次全体会议的代表505名,符合法定人数。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王君、呼尔查、邢云、赵忠、杭桂林、吴团英、李荣禧、鲍常青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巴特尔、任亚平、杨俊兴与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坐。
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分两大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和2014年的主要任务。
巴特尔说,2013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新成效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在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巴特尔强调,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对此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巴特尔指出,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和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委会议、九届十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扩大有效投资为重点稳定经济增长,以建设“五大基地”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以实施重大民生工程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巴特尔指出,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2.2%。
巴特尔在报告中全面阐述了2014年的重点工作。他说,今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三农三牧”工作,提高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大会还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邢云作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的说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峰在主席台就坐。
在大会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同志还有:潘逸阳、乌兰、李鹏新、符太增、那顺孟和、杜梓、王中和、布小林、刘新乐、王玉明、王波、马明、白向群、常军政、韩志然、郭启俊、董恒宇、郑福田、牛广明、杨成旺、陈羽、梁铁城、张秀、胡毅峰、马永胜、张英、马建海、朱宗立。
除法定列席人员外,列席会议的还有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的列席人员和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