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风险防范 > 正文

不良率破1%银行风险防控不容松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编者按最近,有关银行代销信托业务兑付纠纷的出现,警示表外业务风险传染正由“幕后”走向“台前”,并引发对相关潜在风险有可能向银行传递蔓延的高度关注。

当前,由于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需要关注。由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也不稳固,增长对投资和债务依赖的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现实是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部分行业企业确实出现经营困难,偿债能力下滑,信用违约风险上升。

在外部风险有加快暴露、违约风险提高的情况下,银行能否“独善其身”?如何遏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房地产贷款继续膨胀,防范部分地区、行业、企业风险及非正规金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银行在风险防范上需及早拉响预警,展开全面布控。

记者周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入上升通道,延续三季度不良“双升”趋势,四季度银行不良贷款升至5921亿元,高于三季度末的5636亿元;不良率则打破保持7个季度之久的不足1%,升至1%。

业内专家分析,总体来看,不良“双升”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拖累所致,但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金融资源仍在向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集中,这也是推动不良持续“双升”的重要力量。

近期出现的银行代销信托业务兑付纠纷,亦在警示,表外业务风险传染正由“幕后”走向“台前”,全面布控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经济回落致不良温和暴露

经济增长放缓是不良贷款上升的重要原因。

“当经济转入调整时期,信贷投放速度放缓,这时如果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一旦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企业的按期偿债能力就会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赵玉睿告诉记者。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不容乐观。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GDP同比增长7.7%,为14年来最低。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为10年来的最低增幅。2014年开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同比环比均回落,亦显示出经济增长动能不强。

“中国内部需求增长放慢,且自去年底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偏紧而美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温和,这些因素将拖累上半年的经济表现。”高盛于去年11月给出2014年中国GDP增长预测为7.7%,其后调至7.8%,近期又下调至7.6%。

“在经济下行和企业现金收入放缓时,信贷增速加快,债务持续增长,将导致收入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出现偿债危机。”赵玉睿表示。

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企业高杠杆和低盈利,已加大了信用风险。

2013年二季度,付息占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已高达14%;三季度,社会融资平均利率为6.81%,较一季度的6.35%有所上升;而同期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由6.05%降至5.59%,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作为亲经济周期的行业,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获取、资产质量维护、风险防范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增加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不良率仍然控制在1%的较低水平,相信只要保持合理的拨备覆盖水平、采取恰当的不良贷款清收手段,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风险仍然可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许文兵认为,对不良“双升”既要提高警觉,亦不必过度恐慌。

警惕平台与房地产贷款继续膨胀

央行刚刚公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金融资源仍在向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集中,增大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业内专家认为,这也是推动不良持续“双升”的重要力量。

“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报告指出。

尽管中央政府着力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并要求其纳入预算管理,但由地方主导的大规模融资建设模式仍在进一步强化。

央行报告也证实,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大,由于其利率敏感性相对较低,其大量融资也推高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央行还同时呼吁,应减少财务软约束等导致的债务过快扩张。

业内专家指出,“财务软约束部门”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以及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债务和投资快速膨胀,表明相关领域贷款仍存隐忧。

以房地产为例,数据显示,2013年,新增房地产贷款2.3万亿元,同比多增9987亿元。更值得警惕的是,房地产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8.1%,比上年末高10.7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若房地产价格回落将对银行不良贷款产生较大影响,而房地产成交萎缩、价格回落的迹象2013年已经在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显现。

平台贷款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偿债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的程度较高。虽然近期土地价格持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方面的矛盾,但在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土地财政收入与还本付息规模的匹配程度将出现背离,可能导致一定的风险。”许文兵表示。

表外风险传染现苗头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便反复强调,要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严防风险传染和蔓延。而近期出现的银行代销信托业务兑付纠纷,似乎在表明,表外业务风险传染正由“幕后”走向“台前”。

“银行在信托、保险和基金中应该是代理环节,属于中间业务,理论上是不存在风险传染的问题,但现阶段银行代理的这些产品存在品牌和声誉等隐性担保的因素,在处置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损失。”许文兵认为。

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实体经济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合计融资占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的29.9%,占比较上年高7.0个百分点。

蓬勃生长的表外业务潜藏着较大风险,业内专家表示,通过理财、同业等渠道筹措到的短期高息资金,不排除投向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

“表外业务中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受到重点监管的非标产品,因为是银行自身设计销售的产品,与银行的关联度更大,如果出现潜在风险,则有一定传染的可能。”许文兵说。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现阶段同业、理财等业务受到严格监管,风险状况也相对稳定,总体上风险传染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