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两融余额逼近4000亿元 海通违规遭警示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吕雅琼

去年飙涨近4倍的融资融券余额,至今年增速已经悄然放缓。截至4月2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3945.53亿元,比之年初增长不足13%。即使这一指标距离4000亿元关口并不遥远,而一段时间以来,陷入滞涨期的融资融券余额似乎一直在“原地打转”。

而去年以来在券商收入构成中大放异彩的融资融券业务,也在跑马圈地中乱象频生,海通证券近期收到的警示函就是一个例子。

两融余额逼近4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融资融券余额在春节后曾经迎来一波跳跃式增长。彼时,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仅用6个交易日,从3600亿元轻松跃至3800亿元,市场人士预言,4000亿元关口已经近在眼前。

去年以来,融资融券成为券商新宠。低风险高收益让券商在经纪佣金节节下滑之际品尝到难得的甘甜,跑马圈地下业务门槛一降再降。18个月的开户时长限制调整至6个月,50万的资金门槛到部分券商的完全踏平。今年年初曾经有某大型券商证券金融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感叹:“融资融券在今年很难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业务门槛几近于无,想做融资融券的基本都开过户了。”

而如今,即使融资融券余额已经步入新一轮滞涨期,在诸多观点人士看来,更多还是“大盘惹的祸”。

一个佐证是中国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信用证券账户仍在保持稳步增长:2014年1月、2月新开信用证券账户分别是14.71万户和15.02万户。对比来看,2013年平均每月新开信用账户为13.93万户。

“也就是说,融资融券仍有稳定的活水注入,大盘一旦向好,这部分新增户头很快会释放生产力。”上述资深市场人士称。

两融投资者喜欢什么?

2014年已经走过了一个季度,其间最受融资客关注的还是传媒板块。截至4月2日,沪深两市传媒板块今年累计1045.06亿元融资买入,同期也有1019.33亿元融资偿还。而从传媒板块区间涨幅来看,1.01%的涨幅即使在疲软的大盘背景下也显得极为平庸。

排在第二的是非银金融板块,习惯于对大盘亦步亦趋的非银金融板块,在28个申银万国行业板块中,以-11.03%在跌幅榜单排名第三。而融资客仍然对其青睐有加。截至4月2日,非银金融板块累计947.74亿元融资买入,在板块走势节节溃败下,融资偿还额也高达944.29亿元。

令人颇感意外的则是排在第三的房地产板块。年初以来市场对房地产投资逻辑的担忧进入主流,而房地产再融资的开闸又让该板块一度出现回升。截至4月2日,年初以来房地产板块累计有768.81亿元融资买入,同期融资偿还额为724.76亿元。融资资金净流入44.05亿元,仅次于多数私募看好的医药生物板块,以及TMT相关的计算机、电子板块。同期,房地产板块也顶住压力,在大盘弱势下上涨3.53%。

而从融券情况来看,银行板块独领风骚,35亿股的融券卖出量远远甩开其他板块。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非银金融、房地产板块融券卖出量分别为15.76万股和10.87万股。

业务风险引警示

两融业务为券商贡献的稳定收入,也让券商在该项业务的争夺上愈加激烈。证监会网站显示,海通证券3月27日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内容包括为维持担保比例下跌至平仓线的客户未能及时平仓;为交易不足6个月时限要求的客户开立融资融券账户;为客户逾期融资或融券合约办理展期;为持担保比例低于300%的客户办理提取现金操作。

“海通证券最开始融资融券业务的市场份额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因为融资融券跟经纪业务还是紧密相连的,可能后来还是拼不过国泰君安这样的老牌券商,市场份额后期开始下滑。”某大型券商融资融券部人士称,在融资融券的高利润下,海通证券在追赶过程中,还是“比较拼”。

但是同时该人士亦称,上海证监局提出的四点问题,仅有未能及时平仓一项风险较大。“150%的担保比例是警戒线,低于130%要及时平仓,否则如果出现类似于昌九生化这类黑天鹅事件,损失很有可能要券商来承担。”

“6个月的交易时长限制,最开始是为了防止首先获得融资融券牌照的券商对无该牌照券商客户的争抢,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券商已经获此牌照,这个规定也就显得不那么适宜。而维持比例高于300%才能提现也显得太过‘稳当’,事实上,这个比例放宽至220%~250%券商也是完全可以控制风险的。”该人士称。

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5家券商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达到11.6%,实际操作中触碰监管红线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海通证券收到的警示函绝不意味着其他券商就绝对规范。“揪个大头,给大家提个醒。”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