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财经故事 > 正文

农民张云龙从“泥腿子”变成农场主

来源: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于肇州县丰乐镇幸福村的张云龙来说,非同寻常。原来贫瘠没劲儿的庄稼地,现在农机遍地撒欢跑,新技术推着产量蹭蹭往上蹿,流转1000亩地,纯收入20多万元。

张云龙所在的幸福村地处肇州县东北部,土质贫瘠,多少年了,收成都不咋好。这些年,村里人很多人忙着去镇里做点小买卖,想闯出一片天。如此一来,大面积耕地没人种了。

“地不好,咱可以想招儿,我就不信挣不到钱。”2013年初,种了半辈子地的张云龙在原有200多亩地的基础上,以平均400元的价格,从村里流转1000亩土地,把种地当成职业,发誓定要让土地结出“金疙瘩”。去年他投入10万元买了高架车、旋耕机,在地头架电线,打了两眼井。现在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实现机械一条龙。加上播的是好种子,品质好,在涝灾严重的情况下,张云龙的地每亩增收了200来斤。

“种田得讲科学。”2013年10月,镇里帮张云龙申请注册云龙玉米种植家庭农场后,农技专家成了他家的“座上宾”。八一农大的教授亲自上门指导玉米种植,老师们手把手教,地该补什么营养,怎样提高地力。张云龙和媳妇还参加了县里的“阳光工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的种植培训,把学到的技术用在种田上,加上引进玉米良种,每亩增收了200到300斤。有了国家政策支持,又有专家帮忙,张云龙觉得规模种地大有奔头。

靠种地,张云龙现在吃穿不愁了,家里新添置了笔记本电脑、液晶超薄电视,还给老爹老妈存一笔养老钱,一向重商的老少爷们,也开始羡慕张云龙了,伸出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过去叫顺嘴的“泥腿子”,现在也改成“农场主”了,张云龙真正感受到了种地的幸福。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