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肥乡东刘家寨村“党支部+爱心公益组织”服务群众

来源: 环渤海财经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党心传递爱心爱心凝聚民心

——肥乡东刘家寨村“党支部+爱心公益组织”服务群众的调查

编者按: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课题。“党支部+爱心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群众模式,源于肥乡县天台山镇东刘家寨村党支部的不懈探索,而且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证明,在基层党组织的指导下,爱心公益组织用党心传递爱心,用爱心凝聚民心,服务群众在“具体”上下功夫,做群众工作在“感情”上下功夫,形成了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基层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

肥乡县天台山镇东刘家寨村“爱心服务社”,设在一所普通的农家院落里。一进门,墙壁上张贴的雷锋头像和日记映入眼帘。这是爱心成员民主讨论、共商村事的场所,也是大家捐助困难村民、汇聚爱心的平台。

四年多来,东刘家寨村党支部通过兴办“爱心服务社”,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等工作,为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做出了有益探索,使农村党群关系成为新型鱼水关系。

“乡亲们都幸福了,我们才高兴啊”

“你住洋楼,乡亲们不住;你开汽车,乡亲们不开——你以为自己会高兴吗?”

“不是的,乡亲们都富裕起来,都幸福了,我们才高兴啊。”

8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刘家寨村。“爱心服务社”发起人、村党支部书记韩红卫以自问自答形式进入采访。

今年48岁的韩红卫在外打拼多年,富裕起来以后,产生了回报家乡的想法。

2009年1月,韩红卫以接近满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他看到村里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留守儿童需要关怀,孤寡老人需要照顾,农村教育需要支持,传统种植模式需要改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韩红卫认为,文明高尚的村风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全村人只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共同收获幸福。他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打算自己牵头成立一个爱心公益组织,汇聚全村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和好友的响应,一个最初只有8个人组成的爱心服务社应运而生。

2010年1月份,“爱心服务社”通过民主讨论,制订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由韩红卫担任理事长,活动场所由社员王明芳自愿捐献,每月召开一次理事会。服务社以学雷锋、献爱心为宗旨,以“一事一议、不留结余”形式筹集善款,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起人韩红卫说,成立爱心服务社就是要搭建一个汇聚爱心的平台,凡志愿奉献爱心、不计报酬的人均可申请成为社员,凡两年不献爱心的视为自动退出。

善行义举如春风化雨。一个8人社团,如今已发展到300多名社员,不仅有农民、工人,还有干部、老师,会员发展到永年县,以及邢台市,成为肥乡县最大的农村爱心公益组织。

韩红卫也于去年光荣加入了党组织,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爱心公益组织”模式由此诞生。

“要是没有你们,我早就没了”

四年多来,爱心服务社以“公开透明、张榜公布”的方式,捐款捐物16万元,帮扶贫困群众700人次,帮助36名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有13位孤寡老人长期得到照顾。

“有饭给了饥人,有话给了知人。哪个村没有需要帮助的人?”爱心服务社成员王明芳是个热心公益的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字不识的她道出了最朴素的心声。除了义务把自家南屋腾出来当成活动场所,她还常常拿钱拿物接济困难村民。在她家,还住着一位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的老人——不是公婆,也不是父母,而是儿媳妇的母亲。儿子儿媳在外工作,她就把患了老年痴呆病的亲家母接到家里照顾,现在已经5年了。

86岁的赵秀云老人,老伴去世早,只有一个身残不能自理的女儿,生活很是困苦。爱心社成员除经常给她送吃送喝外,还凑钱给她买电热宝、棉袄等生活用品。去年老人过生日,韩红卫专门给她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从没吃过蛋糕的赵秀云把蛋糕盒子叫做“箩”,逢人就叫进屋尝一口。

“小卫,要是没有你们,我早就没了!”赵秀云叫着韩红卫的小名说。韩红卫拉着她的手说:“不要紧,会让你过得好好的,会找人照顾你!”

如今,全村人互帮互助、一片和谐,未出现过打架斗殴和信访事件。

增收路上不让一户落队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爱心服务社成立后,韩红卫着手带领群众致富。他多年在绿化苗木市场打拼,深知种植草皮的收益要远远高于种植普通农作物,于是动员村民种草皮。但习惯了种粮种棉的乡亲们心里没底。

为让乡亲们打开眼界,他自费组织20多名村民到亚洲最大的草皮生产基地——栾城县参观,使村民们认识到“种草也能赚钱”。为打消群众思想顾虑,动员爱心服务社员魏忠和刘学义等人试种。

第一批草籽种下后,韩红卫的心悬了起来。按照种植规律,这些种子将在第11天破土发芽。这些孕育财富的种子,能正常发芽吗?熬到第10天的晚上,韩红卫忍不住驱车赶往种植地。已是夜里10点钟,他忐忑不安地来到田间,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趴在地上观察——小草冒尖了!他的担心一扫而光、云开雾散!那是一个多么美好、多么让人记忆深刻的夜晚!

市场供不应求。一般来说,草皮种植72天出售移植,但因绿化需求量太大,常常长到50天就卖完了。种草皮的村民发了财,除照常收获一季玉米外还能出产三茬草皮,亩均增收1万元。

村民纷纷种植草皮,规模不断扩大。去年11月,以草皮种植为主的辰阳种植合作社注册成立。目前,全村草皮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亩,累计为全村增收680多万元。

现在,韩红卫和他发起的爱心服务社,又有了新的追求。他正在考察项目,打算流转1000亩土地,带领村民种植绿化树苗,让70%至80%的村民加入其中,打造建设起一个“园林专业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以志愿力量促社会和谐爱心服务社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利用喇叭、板报等形式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村里的好人好事,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以志愿力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由爱心服务社派生出来的辰阳种植合作社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还以人力、物力大力支持教育、文化、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发展。爱心服务社还带领村民修路、建广场、建篮球场,置办音响、服装、锣、鼓、扇子等道具,成立了村篮球队、老年秧歌队、广场舞表演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农村的孩子并不笨,要学好,老师是关键。”爱心服务社还特别关注农村教育。为发展教育事业,村里设立了小学优秀教师奖。不但在教师节为老师们送去慰问品,还对教学成绩突出的小学任课老师发奖金,奖金已从最初的1000元增加到了5000元。“这不但是物质上的奖励,也是村里对我们教师的尊重。”多次获奖的村小学刘桂芳老师说。

“党心传递爱心爱心凝聚民心”。一个植根于党支部的爱心社团,一派安居乐业的新农村景象,在冀南大地演绎着动人的篇章。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