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起,人民日报开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以《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开篇,连续推出头版要闻加专版报道,着眼生态、交通、市场、产业、公共服务、城市群等多领域,全面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此高规格的报道规模,传达出从中央到地方,对推行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区分逐步明晰,北京把握首都核心功能定位,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外溢;天津回归北方经济中心定位,承接北京非核心功能的同时也要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河北将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重点发展辐射京津的服务业等。北京做减法,天津、河北做加法,北京消化不动的资源将向外流动,这对天津和河北来说无疑是发展的机遇。
在京津冀一盘棋的共同利益中,三地政府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变对手到握手,变竞争为竞合。但是从共识到行动,中间还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智慧来解决,比如本来就存在的产业雷同问题在资源重新配置中产生了新的博弈。拿备受关注的北京动批和大红门市场外迁来说,就先后有河北白沟、永清和天津西青加入竞争行列,纷纷争取商户入驻,规划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中关村也是各方角力的重点赛场,都在力争获取高科技产业外延和成果转化的合作机会,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经挂牌,而天津则有多个园区与中关村合建产业园。同时,天津推进金融创新及金融运营中心建设对北京金融中心的影响,河北省内多个城市对于“政治副中心”的角逐,都是协同发展愿景下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消除竞争,关键在如何引导竞争良性进行,避免同质化造成的浪费和内耗。从中央决策来说,正在编制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必将从国家利益出发,同时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出合理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框架,还需要建立一个高端平台和长效机制来随时协调三方行动。从地方落实来说,单靠中央给政策和两两间政府协议,并不能完全左右市场的走向,需要认清自身优势,寻找错位发展机遇,做好配套服务,提升环境优势,让企业、资金和人才用脚来投票。
京津冀间的加减法关系不是单向的,都同时要做双向运算。比如天津已与河北达成合作备忘,天津港重点发展集装箱业务和邮轮经济,将散杂货业务向周边港口分流;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中心的目标,瞄准创新型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增量业务,不与北京争存量金融。有舍才有得,京津冀哪一方都不能只受益而不奉献,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抱守地方主义,才能使协同发展落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