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9月22日电(记者方问禹)北京科研成果在天津和河北的产业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记者对此采访了解到,除了政策优惠、人才储备、交通便利等方面,当前科技型企业选择在何地产业化,还取决于“三看”。
——看政府办事效率。“现在科技企业都不怎么缺钱,我们更看重地方政府办事的劲头,包括所在产业园区的承诺能否及时兑现,因为企业发展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伟说。
“南大通用”是一家从事大数据研究的科技型企业,企业创始团队均来自北京和海外。该企业在寻求产业化过程中,经过多方比较,最终选择落户在“办事效率高”的天津滨海高新区。目前,“南大通用”已经开发出我国信息安全市场唯一能够有效代替国外产业的国产目录数据库,成为国产目录数据库的第一品牌。
记者采访了京津冀多家园区的大量科技型企业,多数企业负责人称,科技型企业产品周期短、投资兴业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表走,在落户津冀园区时,他们因此着重考量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千方科技”是总部在北京中关村海淀园的一家智能交通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拓展产业空间,企业在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带领下,选择与河北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洽谈产业转移。秦皇岛千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经鹏介绍说,企业2013年底开始与园区洽谈,今年1月份即正式进驻,8月份建成投产,这样的落户效率甚至超过企业预期。
——看产业链上下游。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有大量中关村科技型企业选择在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化,看重的就是当地更加成熟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说,北京科技企业转移津冀,尤其关注有关产业在当地的发展环境,包括行业集聚程度,产业链条延展性等。
天津华海清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具有清华大学科研背景的科技型企业,主做集成电路抛光技术,落户天津津南区。该公司董事长、长江特聘教授路新春坦言,企业长远发展,期待天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继续延伸、发展壮大。
“企业有了科研新产品,需要大量的超精密加工做支撑,但目前在天津当地找不到质量过硬的超精密加工企业,要到长三角、珠三角去加工,成本很大。”路新春说。
——看服务软环境。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服务是一种最易为人体验和感知的软环境和软实力,也左右着科技型企业的生存环境。
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未来科技城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赵政波说,对于待成长的科技型企业来说,创业机会多、业务扩张速度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的地区是其首选地。
金融服务水平也是重要因素,它不仅是商业楼宇和硬件设施的面积和容量,也是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品的数量、创新型交易市场的规模、金融人才的集聚程度、金融创新和监管的政策体系等。
多位企业负责人建议,津冀承接北京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要以独有的、特色的比较优势和政策体系来营造创新氛围浓、创业机会多、金融支撑强的生态环境,园区要提升对接层次,形成标准高、机制新、服务优的科技型企业生存软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