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完结后,观众沉浸在高品质国产剧带来的人文感受中,回味不绝。紧接着接棒的是根据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红高粱》,今晚将登陆山东卫视等多个平台。影后周迅加名导郑晓龙、名编剧赵冬苓的组合,让这部剧的品质也有了保障。早在10月14日山东卫视举行的开播首映式上,莫言曾经答应会出席,但因为要参加10月15日的中央文艺座谈会,莫言当晚没有现身首映式,记者提前约好的采访也取消。近日,记者通过山东卫视,对莫言进行了电子邮件专访,他再三表达了未能参加首映式及接受采访的歉意。谈到获诺奖之后生活上的变化,莫言坦承自己不如以前接地气了,他说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艺术创作的第一主角。作为一个作家来讲,他更愿意选择到农村、车间里去跟劳动者打成一片。
本报记者 侯艳宁
“我奶奶”成电视剧主线 这样的改编非常正确
谈到即将开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不得不提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版《红高粱》,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赞誉,除了柏林金熊奖,还获得了国内的金鸡奖、百花奖,成为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之作,也改变了主创及演员的生活。在采访中,莫言提及电影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导演找到自己的过程,笑谈对他很信任。因为看过《黄土地》的造型,以及色彩的运用,觉得跟《红高粱》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距离电影《红高粱》已时隔30年,《红高粱》的电视剧怎么到现在才拍?原来早在10年前,小说的电视剧版权就被莫言的好友买去,问及一直不开拍的原因,莫言说朋友特别认真,因为前面有张艺谋的导演做标杆,他觉得《红高粱》这个电视剧不能草率地开拍,那就把小说糟蹋了。而另一层面,酒越陈越醇,如果一坛高粱酒放30年会变得香醇无比,作品放30年再来拍会产生很多新意,因为这个时代的创作人员,诠释一部将近30年前的作品,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记者问莫言,他是否会用看电影的心态对待电视剧。莫言表示,“还是过去那种基本的心态,关注度更高一点。因为毕竟是过去了几十年了,毕竟《红高粱》也是这么有名的作品,而且有前面的电影《红高粱》作为纪念碑矗立在前。我看了赵冬苓剧本的梗概,期待很高,想完整看看周迅怎么演绎九儿这个人物,也想看朱亚文等这批年轻演员怎么创造跟他们时代相距遥远的历史。”
电视剧《红高粱》和小说有很大的转变,小说是以我爷爷为主线,而电视剧改编却以我奶奶九儿为主线。记者问及莫言对于这一调整的感受,莫言表示,“这是必须的。电视剧必须围绕九儿展开,不可能围绕余占鳌改编,这样的改编是非常正确的策略。”他称赞编剧赵冬苓熟知电视剧的艺术样式,了解女性的角色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据山东卫视工作人员介绍,莫言在接受采访前,专门看了该剧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提到电视剧的主线九儿,周迅的角色较之前电影中巩俐的形象区别很大,对于这样的改变,莫言表示周迅会塑造出崭新的九儿特质。一个巩俐式的演员演绎了一个巩俐版的九儿,周迅肯定会演绎出周迅版的九儿,同样所谓的一种豪放、敢爱敢放,由于演员个人气质的不同,这样新的演绎就会变的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他还称赞周迅是“集仙气、鬼气、灵气、人气于一身的好演员”。
回首看《红高粱家族》“没有现场体验感”是短板
回忆起《红高粱家族》的创作状态,莫言回复说这个小说的初稿在1985年的下半年完成。当时恰好是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部队也召集了会议,希望大家能够写一些跟抗日有关的小说、电影。尽管没参加过抗日战争,但看到过很多有关的电影、书籍。他觉得有必要试一下。
和莫言所有的小说一样,高密东北乡成了经典的文学地标。《红高粱家族》里也不例外,他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莫言向记者说起家乡一场真实的战斗——— 孙家口伏击战。他说自己经常在桥头上路过,也听过村里很多人讲孙家口的故事,在他们讲述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很传奇的情节,使这场战斗带上非常壮丽的、传奇的色彩。自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是从乡亲们口口相传当中仿佛亲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亲身参加了这场战斗一样,有一种非常的贴近感。
莫言说《红高粱家族》最早是用一个很小的本子撰写初稿的,纸的质量很差。这部小说的短板和缺陷,在莫言看来,还是“没有现场的体验感”。虽然作家写作“想象”是一种常态,但莫言觉得,“我想假如我是亲历者,我写出来的《红高粱家族》可能更加有意思,艺术上会更加完美。但这个短板在某种意义上又转化成一种强项。因为没有现场的体验感对我是短板,我只有在别的方面来弥补它,譬如对高粱地的描述,对于高粱这种植物拟人化的描写,在那个时代里面反叛的男女青年们爱情生活的描写。这些描写等于弥补了我刚才所说的不足。恰好是这样一种替换、一种弥补,使《红高粱家族》这部小说具有更多的丰富性。它跟过去的我们见的比较多的战争小说、抗日小说不一样,就在于它的生活画面更加广阔。它所反映的生活更加多彩,它塑造的人物更加立体,我想这也是小说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红高粱家族》创作完成时,莫言才31岁,激情的作品只属于充满激情的年龄和激情的年代。问他这部小说是否是其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莫言坦言从目前来看应该是影响最大的。因为前面有一部电影,有张艺谋的《红高粱》在前面开路。最早被翻译出去的也是这部小说,最早引起了国外汉学家注意的、国内读者注意的也是这部,后来其它作品也跟上去了。
自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关注度大增,他在高密的旧居也成了旅游热点,谈及这两年来自己生活上的变化,莫言坦承自己不如以前接地气了,“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艺术创作的第一主角。作为一个作家来讲,我更愿意选择到农村、车间里去跟劳动者打成一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