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国际动态 > 正文

美国经济复苏走强背后存在危险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美国正在享受着金融危机之后最为强势的一波经济复苏浪潮:经济增长、失业率下降。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布里斯班的G20峰会上的警告犹言在耳:“在全球经济的仪表板上,红色警示灯又亮了起来。”在美国经济一枝走强的闪耀光环之后,欧洲和日本为经济停滞、通胀低迷忧心不已,新兴经济体又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备受冲击。

美国画出了“断层线”

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在12月9日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称表现强劲的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

类似的评价在年底纷至沓来,美国享受一切荣誉。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消息,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周一公布最新报告称,预计2015年美国GDP增长速度将为3.1%,相比之下今年预计为2.2%。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劳工部非农业就业报告被称之为自2009年经济复苏开始以来最出色的就业报告之一:单月非农业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创下自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与此同时,失业率则保持在5.8%不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则直接把挽救全球经济的重任交给了美国,称其赶来拯救全球经济了。

就在美国公布报告的同一天,德意志联邦银行“腰斩”了对德国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1%。作为欧元区领头羊的德国尚且如此,欧洲的失望情绪可想而知。

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创下5年来新低,通缩隐忧日增。日本10月核心通胀增速也创年内新低。

新兴经济体同样不乐观。印度三季度经济增长5.3%,较二季度有所回落。在政府支出的带动下,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三季度经济环比增0.1%,恢复扩张,但仍处于崩溃的边缘。

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呈现“断层线”,前者显示出经济持续复苏的迹象,后者的经济增长依然疲弱。

结构性的不平衡

美国财长的杰克·卢在参加G20峰会前途经西雅图时发表了一篇演说,对当前形势的概述令人警醒:全球复苏是“不平衡的,呈现大不相同的轨迹。”

西方媒体正在山呼美国对全球经济的领导,但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经济的一枝走强,却是建立在对其他经济体“吸血”的基础之上,尤其是那些借入美元贷款的国家和公司。

就这一方面而言,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威胁,因为它自私自利的货币政策剥夺了其他国家发展的机会。美元的走强,让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面临一场重大的资金的回撤。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作出的估测,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各大银行都在增加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境贷款,总额已达3.1万亿美元。

美元量化宽松曾给新兴经济体国家带来虚假繁荣,随着大潮退去,大部分国家已在“裸泳”。

油价下跌也被涂上“阴谋论”的色彩,但若考虑到历史经验,则不能不有所认同。上一次油价不断下跌、美元不断走强的情况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

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7日在其季度报告中警告称,美元反弹可能损害某些企业的信用度,从而暴露出新兴市场的金融脆弱性。

传统上,美元走强被证明是发展中国家出现动荡的预兆,在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和90年代的亚洲危机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可预测的变局

在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提出了800多项他们认为将在2018年前使全球经济增长再高2%的政治承诺,但卡梅伦的话明显有一种对“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危险背景”的担忧。分析人士指出,这些承诺没有多少可真正实施的余地。

发达国家们始终没有找到既有力又均衡的新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学家”与“凯恩斯主义”相互对立。传统派认为,各国央行印制的巨额钞票会导致金融市场再度膨胀。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没有央行提供资金,危机可能比上世纪30年代的情形还要糟。

有分析指出,将两个学派暂时综合是可行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重新推动发展,在应当尽责的领域内进行改革。但好像这两项目前都未能更好地整合。

也许现有的情形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最为有利。

专家指出全球经济的内在结构失衡可能导致的5种变局,其中有两点应该值得注意:一方面可以使金融资本主义主导全球价格和资源分配体系,货币金融霸权形成新的剥削形态,让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贫困性增长困境”。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和量化宽松不仅没有削弱美元霸权,反而从多个侧面强化美元霸权。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