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离开农村后大多不愿返回,在城镇长大的“农二代”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就是在农村的90后一代,绝大部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和兴趣,对土地十分陌生。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将目光聚焦农村,“如果说,现在农村老年人种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好歹还算有人在种地,真正的危险在于,当现在的种地人老了、种不动了,还有谁来种地呢?更不要奢谈怎样种地。”
王富玉委员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农业劳动力老弱化问题日趋突出,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问题不断加重。
据调查,我国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妇女、老人在种地,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五多五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年龄大的多,青壮年的少;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受过系统培训的少。靠此局面是支撑不了现代农业的,更支撑不了13亿中国人的饭碗。
王富玉委员建议,建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农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制度、职业农民退休制度、新型土地制度、城乡一体的居民登记制度,培育职业化、专业化农民队伍,让农业成为有效益、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
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登记制度方面,王富玉委员建议打破“农民”的政治身份。加快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登记制度,实现农民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让一部分农村人口在城镇化、工业化的社会分工中找到位置,成为“职业工人”,获得较高收入,一部分继续则留在农村,通过职业化专业化进入现代农业生产链条,成为“职业农民”,使“农民”不再成为二元社会中的政治身份,而是一种职业。为此,必须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人口统计等制度,让农业从业者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与“城里人”有着一样的尊严和体面,甚至在居住环境、空气质量、饮食结构等方面超越城市居民,形成尊重职业农民、崇尚农业生活的氛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