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宁利勇、曲云飞 记者李建成)近日,我国首个零碳能源互联网国家级实验区落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面对新常态,围场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有中生大”三篇文章,通过生态产业的培育,打造经济发展新支撑。
围场始终守住生态红线、绿色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按照绿色发展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按照先关停取缔、后转型升级的思路,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已关闭41家粘土实心砖企业,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90吨,减少破坏植被150亩。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关闭东环路可视范围内10家有采矿权的企业,全县用砂企业在峰达硅砂和双龙保温材料厂原采区实施集中开采、统一供矿。对浪费资源、破坏植被、污染严重的13家企业进行停产整顿。鼓励有条件的硅砂企业迁入中小企业园,目前金田铸造、津通铸造2家企业已经入园。
同时,致力于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硅砂、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的竞争力,着力抓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建材,以转型升级、工业结构的优化,规划绿色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
粘土砖取缔后,原围场联玉墙体材料厂总投资6000万元,经过转型升级,新建烘烧一体隧道窑180米,利用工业矿山尾矿、煤矸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页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隧道窑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及改造后节省的土地资源,辅以休闲餐饮、农业养殖、旅游健身等生产经营项目,从而形成实用、环保、功能综合化的新型工业园区。
目前,围场已建成兴源保温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宏鸣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承德振龙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产业,年可利用尾矿等固体废弃物2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
围绕绿色发展,该县着力培育“四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做精休闲旅游业。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塞罕坝、御道口、红松洼三大核心景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基础上,加快推进木兰围场民族文化产业园、御道口皇家至尊旅游文化度假区等6个续建项目,南大天旅游景区开发、春和景明酒店2个新建项目;完成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太阳湖景区道路、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对月亮湖、桃山湖景点重新包装打造及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松桦争春”、“五彩斑斓”、“草甸观鱼”、“白桦坪”、“亮兵台”5处观景平台建设;改造升级棋塞旅游公路。突出高端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打造高端国际化品牌。举办摄影大赛、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抓好乡村旅游节点建设,全面提升木兰围场旅游新形象。
做强生态农业。以壮大优势产业、打造龙型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和改善经营机制为着力点,突出发展马铃薯、蔬菜两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畜牧、林果、中药材三个优势产业,积极构建“2+3”产业体系。在阴河和布登河流域建设两个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和5个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种植园,集中建设29个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苗木示范基地5.5万亩、干鲜果品基地12万亩,中药材高效种植基地发展到8万亩。加快木兰皇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推进顺和现代农业、哈里哈休闲农业、阴河有机胡萝卜产业、庙宫旅游农业4个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做优清洁能源业。加快河北建投如意河、华润神仙洞、华能吉上等一批新建、续建风电项目进度,推进振发、华御风光一体化等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开工,计划新增风电装机不少于25万千瓦、光伏装机不少于5万千瓦。
做大现代物流业。以中国北方现代物流园区为主体,推动汽车城、家具城、建材城、煤炭、木材交易市场及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抓好惠万家消费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完成镇南农贸市场和棋盘山大牲畜交易市场迁建,支持商贸企业改造提升,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达到39亿元。
责任编辑:崔有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