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钮文新:我国金融改革绝不能按华尔街模式推进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文章导读: 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毫无疑问,中国需要一个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的“慢金融”,而不是华尔街般的、无限讲效率的“快金融”

【中国经济时评】中国需要“慢金融”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钮文新

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毫无疑问,中国需要一个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的“慢金融”,而不是华尔街般的、无限讲效率的“快金融”。因为,中国是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我们强调的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现在的金融快不快?快,而且越来越快。例如:中国金融杠杆率越来越高,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货币投机(短期金融投机)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中国金融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中国金融越来越不利于实业资本的形成等。而这一切现象和问题汇总之后变成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变成了“投融资期限错配”。“投融资期限错配”表现在股票市场就是:所谓融资买入就是“用有期限的债务资金投入无期限的股票市场”。表面看,因为股市流动性比较好,所以资金期限无所谓长短,但万一市场发生极端性情况,股市流动性立即消失,这些杠杆都会变成市场恶性循环的主要动力。

去杠杆,绝不仅仅是降低负债率这么简单,其中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降低金融运行速度”。金融杠杆越低,金融运行速度越低。过高的金融运行速度对实体经济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存在巨大的破坏作用。美国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无论是托宾税、去杠杆,还是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合在一起就是为了降低金融运行速度。这也是当下全球金融市场的总体趋势。但遗憾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间,中国的各色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短期化日趋成势,金融投机越发盛行,实体经济更难融资。与此同时,金融资本至高无上——金融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在中国迅速发育。特别是在互联网公司的主导之下,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在中国爆炸式增长。这严重危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中国的杠杆是高了还是低了?是更加普遍地使用杠杆,还是应用领域得到了控制?我认为是前者。比如,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日益严重,最不该使用杠杆的股票市场都开始普遍使用杠杆,诸如此类,都是明证。

中国的金融改革绝不能按照“华尔街模式”推进。中央一再强调“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一些具体改革事项,必须按照这一原则进行重新梳理,至少要让金融市场的运行节奏符合实体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减少金融杠杆,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提供与之需求相匹配的长期资本、股权资本。无论如何,应让已经开始高速运转,而且运转越来越快的金融市场“慢下来”。

以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有限,不仅是因为中国资本账户未开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金融运行速度比较慢,没有大量的杠杆工具,这势必大幅提高投机者对中国实施金融攻击的成本。所以,中国需要“慢金融”——杠杆水平极低、运行速度适中的金融市场,而绝不可以无度向市场提供杠杆工具。这不仅仅是中国实体经济为本的经济特征决定的,同时也是一切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