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都在转型,但我不太明白他们转成什么,我觉得房地产就是轻资产,买地卖出去了就是轻资产,卖不出去就是重资产。这个行业是吸引资金最多的。我们没法转。”当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在宣布转型时,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却勇敢地在201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对转型说“不”。
他不缺乏诱惑。就在他发表这一看法的前后,A股上市企业高新发展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连续三天涨停,原因仅是因为后者在24日发布公告,出售旗下的房地产资产。
花样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在2015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抱怨房地产企业被投行视为“制造业”,给出的PE值远远低于服务行业。也因此,大批地产上市公司在去年和今年或退出房地产,或跨行业转型,或计划分拆旗下的管理服务业务上市,以提高公司的股价和市值。
但对股市比多数人理解得透彻的孙宏斌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房地产行业前8位的公司都能达到100亿元的盈利,这是很多行业都比不了的,从这一点上房地产能继续做得下去,把这方面做好就很有机会。
孙宏斌的这番话,让投资者看到了他和他所领导的融创中国的大智慧。资本市场的投资偏好总是多变的,曾因为某种原因被广为看好的企业,也有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投资者的集体沽售。唯有能够深入行业,持续为股东创造高额回报的公司,才能成为市场的常青树和大蓝筹。
分拆物业上市很荒唐
也许是受到彩生活上市的刺激,今年各大房企纷纷对外宣布了物业分拆上市的计划,希望围绕物业管理公司搭建一个社区O2O的平台,依靠这一平台上市融资。
国内多家券商曾在近期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房地产销售后市场的规模高达万亿,物业服务利润虽然薄,但一旦成为社区O2O的平台,商业发展的远景还是不错的。
但孙宏斌却说:“物业公司分拆上市,是比较荒唐的事。物业的本质是把服务做好,国内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办学就不该挣钱,物业也是如此。一旦受到上市盈利压力影响,服务会越来越差。”
他所说的是物业行业的真实情况。为了上市,很多房企在大量压缩人工,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尽可能地压缩单位服务成本。但这种压缩成本的做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遗症,服务质量变差仅是其中之一;物业服务行业本身的利润率就偏低,缺乏服务特色和用户黏性基础上的东施效颦,正成为物业管理公司未来上市后被沽空抛售,进而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的隐患。
如果无法持续盈利,一旦资本市场的投资偏好发生转变,仅靠概念提升市值的股票将变得非常危险。
孙宏斌认为,物业的服务很重要,但并不是要超越我们原本的核心业务,融创还是想继续做好目前的重点。
一个利润率正在快速反弹的行业
孙宏斌显然不希望追随他的投资人冒这样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他希望给购房者更好的服务体验,以提升融创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竞争力。
相比目前还处于空中楼阁的社区O2O,房地产开发的业务前景不仅更为现实,未来的成长空间也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么悲观。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经过5年的调整,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基本上已经从底部复苏,除了那些规划犯了错的城市,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在复苏,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已经反弹了。在此之前,任志强更进一步指出,全国房地产市场在5月底开始第一次出现了库存下降,价格也是在五六月份开始回升。
但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个10万亿的市场。事实上,从融创自己的案例也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正在走向中兴。根据融创中国执行总裁汪孟德的介绍,融创目前在售项目的毛利水平,已经从最低的10%出头,反弹至20%~30%。
融创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房地产并购和投资控制经验,也将为融创在整个房地产中兴时代,带来很好的成长机会。
孙宏斌认为,经济压力越大,带来的并购机会反而越多。在房地产并购领域,融创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经验丰富,往往被卖家最先找到;另一方面执行力强,往往能在一周内就确定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融创的土地储备中,已有超过一半是通过并购方式获得。
这些并购的土地不但位置理想,价格也比在公开市场上竞拍的土地便宜。因为在并购方面的优势,融创得以规避公开市场竞拍,追高地价。与此同时,融创对库存的控制也极为严格。下半年,融创更提出了聚焦利润的战略。“可能我们比较传统,但我们还是想追赶前面的排名,因为我们还有空间,把投资做对,就能把业务扩展开来。”孙宏斌说,目前融创的规模还是挺大的,能吸纳不同的资金,改善的空间还是有的,转型上不会考虑。
不考虑转型的底气在哪里?在孙宏斌眼里,为股东赚到更多的真金白银,才是给他们最好的回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