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敏、岳红亮、王乐)57岁的刘迎春是南和县前郭平村村民,种了近40年的地。今年,他头一次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了化肥。
4月底,全国最大的网上农资交易平台云农场落户南和。与全国种粮大户李守信合作,交易平台成立了浪头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农场河北运营中心,在前郭平村建起了村级服务站,站长是该村村民陈晓刚。
刘迎春种了13亩地。他第一次听说云农场,是在陈晓刚办的云农场推介会上。一袋复合肥能比市场上便宜29元,还可送货到地头,且假一赔50万元。见这么合算,刘迎春就试着订了13袋。“头一天上午订了货,第二天一早化肥就到了自家地头。”
云农场还设有“农技通”,用户可随时向农技专家咨询。前不久,同是前郭平村的刘仁杰,种的花生叶子上起了小白点,他通过云农场将图片传给相关专家。专家说那是白粉病,打点儿三唑哃就行。在每个管理期,云农场都会给用户发短信,指导用户如何进行农作物管护,还在微信订阅号里每天发布各种作物的种植、管理信息。
现在,前郭平村已有130户村民注册了云农场,占全村种植户的三分之二。陈晓刚说:“最多的一天帮80多户订了化肥。”据统计,目前南和县已有云农场注册用户万余户,有200多家农资厂家及一级经销商入驻,交易额达600多万元。
借助云农场平台,不仅可以买,还可以卖。“7月初,我们把南和金米的预售信息挂到了云农场,一个多月就订出去1万多斤,价格高出本地20%。”公司数据员张自强说,下一步还要把南和蔬菜、苗木等特色产品都挂到云农场上。
“云农场的最大功能是大数据。”公司总经理李守信说,通过云农场里种子化肥的销售情况,他们可以掌握各个品种的种植面积,进行风险预估,指导用户精准种植,化解风险。就拿韭菜为例,如果省内韭菜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超过了省内市场消化能力,他们就可以指导用户种植其他蔬菜,避免丰产不增收。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