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余荣华)北京市海淀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兰研中心”)9月12日成立。首届“心中的纳兰”全球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纳兰文化主题研讨会同时举行。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五年进士。其著有《饮水词》,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曾被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据了解,今年是纳兰容若诞辰360周年,为了更好传承、传播兰文化,扩大兰文化的影响力,纳兰研究中心在筹备阶段已举办了主题文化沙龙、原创作品音乐会、“最美纳兰词”明信片邮票首发式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在成立大会上,兰研中心聘请了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东方文化馆馆长、北京两岸东方文化中心主任曾念,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海淀区政协原主席张宝章,中华国学总会创始人、元学禅院住持伍灯法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苏国安,北京诗词协会会长张桂兴,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等多位学术顾问,以及中关村杂志主编、海淀区原文联主席卫汉青,海淀区文联原副主席徐征,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纳兰性德研究中心主任毕国忠,吉林省四平市诗词学会会长张玉璞,四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应志,《诗词之友》执行主编张脉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赵志忠八位特邀研究员,并由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与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芦育珠分别为其颁发聘书。
会上,北京市海淀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子菲回顾了保护、传承和创新纳兰文化所走过的历程。据她表示,兰研中心的成立是为了更有效保护和传承纳兰文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努力将纳兰文化打造成海淀区、北京市、全国、甚至国际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随后的研讨会上,杨雨教授作了“须知名士倾城——纳兰性德的文化意义”、张宝章副会长作了“纳兰的海淀故居”、伍灯法师作了“应修性德——纳兰容若的启示”学术演讲,来自河北承德、吉林四平以及海淀本土的学者就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创新有关纳兰文化展开研讨。
此外,首届“心中的纳兰”全球书画作品征集活动也于当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心中的纳兰”为主题,征集绘画和书法原创作品。其旨在通过调动广大艺术家、书画爱好者以及纳兰迷的热情,以书画形式纪念纳兰性德诞辰360周年。同时,吸引更多人关注纳兰、了解纳兰,从而推动兰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