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剑英)日前,邯郸市出台《关于从严从实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主要通过七项举措,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
完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用和退出机制。选派一批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选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实施“企业家村官”计划,改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注重从大学生、军转干部、社区工作者、基层团干部的优秀党员中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对评议不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实施全员培训,建好活动场所。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对村和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力争今年10月底前,每个村都有达标的组织活动场所,提高场所使用率,对侵占、变卖活动场所的严肃追责。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按照倒排15%的比例确定后进村,采取领导干部联系、部门分包、选派工作组等措施集中整顿,实现班子坚强有力、制度健全完善、村容村貌大改观的目标。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代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治理架构,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解决部分村干部办事不讲政策、管理不循章法、工作随意性大的问题。
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深化共驻共建活动,通过在街道推行大工委制、在社区成立联合党总支等形式,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同街道社区党组织联系对接。健全服务群众体系,普遍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推广“一键通”服务、“四点半课堂”、互助养老等做法,为居民提供代办服务,鼓励在职党员利用专长,帮扶贫困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重点群体。提高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力争明年底,城市所有社区活动场所不低于300平方米,新建社区不低于500平方米。
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工程,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精准扶贫等工作,每个县(市、区)重点打造1至2个成片连线的基层党建示范带,每个示范带由10个左右示范村组成。年内确保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对小微企业和新社会组织,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发挥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农村,在以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推行“龙头企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等模式,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在社区,以户数和片区为单元建立网格党支部,以楼院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开展党员教育、结对帮扶、民事调解等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干部蹲点服务、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确保服务群众常态化。
严格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加强基层窗口单位和执法执纪部门党建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防治“家族党”问题。完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开展“党员活动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基层窗口单位评选流动红旗、文明窗口、服务标兵等,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作风转变,重拳整治吃拿卡要、执法不公等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