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潘朋博给修缮的家买了几盆绿植,用来除味,他还打算买自来水过滤器,他担心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抵抗力差。
劫后
现在连打雷都害怕
“天然气调试好了,您来试一下”,厨房里,一名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微笑着对户主孙艳说。
孙艳试了下没问题后,陪同的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小孙说“艳姐,您家房子修好了,水电气都通了,可以安心入住了。”
这是9月22日,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之后的第40天,孙艳搬回了离核心爆炸区约1公里处的双子座小区的家里。
孙艳还是单身,房子是去年12月份买的,今年8月1日入住,两室一厅,88平米,精装修,1万多一平米,首付全靠自己的积蓄。自己挑选,自己设计,她说:“特别喜欢这个属于自己的家,心里特别踏实”。
卧室里的电子挂钟依旧停留在8月12日11时40分这个时刻。
爆炸几乎毁掉了客厅、卧室和厨房所有窗户,碎成颗粒的钢化玻璃整整装了三大袋,墙面、地板也有不同损伤。爆炸后,开始晚上睡不好,单位给她安排了心理疏导师,现在连打雷都害怕。
第一次爆炸,她还跑到客厅隔着窗户拍了照片,火势下去后,她下楼溜达了会儿。
大约晚上11点多进卧室,没多久,听到“咚”一声巨响后,接着一股热浪把她抛起摔在门上,同时一块纱窗像被对折的纸一样飞过来砸中脑门。
屋里灯光没有熄灭,她头晕乎乎的,发现左胳膊肘和左大腿外侧在流血,物业保安确认她能走动后,让她迅速从安全通道下楼。
穿着睡衣拖鞋,抓起包踉跄冲出门,在一对小两口的搀扶下,跑到楼下。
她的车车顶被重物砸凹,还能开动,她将一对受了伤没来得及穿好外衣的情侣送到医院后,驶向单位和同事会合。
在单位安排下,到南开医院检查,她除了几处皮外伤和软组织伤外,还有轻微脑震荡。
第二天下午,她才知道,在爆炸核心区附近有60名同事的家被冲击,其中有一半以上人不同程度受伤。
孙艳和朋友说:“觉得活着过来就是幸运。”
抉择
回购不划算选择回迁
大概过了一周,孙艳开始担心家是不是没了。
孙艳的单位将受灾的同事统一安置到酒店,后来在单位周边给大家租好房子。
孙艳和另两名同事分到的是两居室,单位支付每月3900元的租金,往常这样的房子月租金不过2700元左右。
她说:“很多找房子的朋友说,房子特别难租到,价格飙升,政府给每户补贴的一个季度6000元的租房费不够用。”
爆炸后,她接收到各种关于空气、水等危机的信息,她一度想让政府回购自己的房子。
她去开发区其他离爆炸核心区相对较远的地方找新房,结果,新房到处吃紧。来看房子的基本都是来自爆炸核心区周边的业主。
因为在银行工作,孙艳熟悉购房相关事宜。她说,即使现在的房子政府按购房价1.3倍回购,去买新房,也不划算,除了贷款利息、购房税费、维修基金等,还有新房延期交付,又折腾,又不划算,这还不算房价已经上涨因素。
找房过程中,她多次回到家,看到毁坏不是特别严重的家一天天修复,打消了回购的想法,选择修复后回迁。
修复过程中,她也一次次回家收拾拆卸的废弃物,家一天天恢复原状。
回迁
多数小区的“回家计划”遥遥无期
截至9月25日,被列为“8·12”爆炸事故7个受灾重点小区之一的双子座小区,成为首个符合回迁要求的小区,首批共有36户业主回迁。
双子座小区,共有454户,在“8·12”爆炸事故中,402户有不同程度受损。
据天津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彤介绍,8月底,天津房管局鉴定科,对周边受灾波及面较大的小区楼房进行检验,距离核心区一公里的双子座小区鉴定结果是A级,也就是安全无影响,需对外沿门窗、公共部位和园林进行修缮后,即可入住。
8月25日,在政府委托下,房地产公司制定并向双子座业主公示“回家计划”。
在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按修缮计划,掘土50厘米,运到危废处理场,然后从外地运来种植土补充上,更换新土1000多立方米。
赵彤告诉记者,9月30日,“回家计划”修缮将全部完工。在454户爆炸前入住和购买后还没有入住的户主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户主签订了政府回购协议,不过这个数据在动态变化,陆续有签订政府回购的户主重新选择回迁或保留原房产。
有多方面原因,最初很多户主选择政府回购,是对这个地段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后来,政府调整规划,彻底迁出危化品仓储,承诺2016年底将爆炸核心区建成公园绿地,另外对海港城南侧的一片11万平米的堆场进行清理,开始铺设草坪,这些因素,让部分业主觉得放心了些,后来改变主意。另外,很多业主是在附近工作,是基于多种客观因素重新考虑的。
回迁的业主高瑗瑗说:“一场爆炸,危化品彻底迁走了,将来建成新的公园,对于活着的人也许稍有安慰,可是对于逝去的人呢?他们永远也回不了家。”
记者了解到,双子座小区在7个受灾重点小区中,是业主户数最少的一个小区,也是受灾相对比较轻的小区。而且回迁户占绝大多数,修缮工作推进难度相对容易。
其他小区,业主基本是在1000到2000户之间,有的受损户数几乎达到100%。一些业主,对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回购价格和赔偿政策有争议,多数小区的“回家计划”遥遥无期。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摄影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