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刘兰) 29日,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教委联合发布公布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北京市33家企业34批次产品仅2批不合格,并且不涉质量安全问题。
据称,北京市质监局依法对本市39家校服生产定点企业开展了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除6家企业转产或未接到学校订单无产品外,共抽查本市33家企业生产的34批次产品。抽查结果表明,北京校服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总体合格率为94.1%,安全指标检验合格率为100%。
依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 22702《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GB/T 22705《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校服的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等项目进行了检验。检出2批次产品纤维含量实测值与明示值不一致,不合格;另32批次产品各项检验均合格。
“这2批次不合格产品仅仅是标识不规范,并不涉及安全问题,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北京市质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一件衣服的面料颜色不止一种,不同颜色的面料纤维含量不一样,只标出一种颜色面料的纤维含量,其他颜色面料的纤维含量就不符合。“应该分别在使用说明中标出不同产品部位的纤维含量。例如:白色面料 棉100% 蓝色面料 棉92% 聚酯纤维8%。”据介绍,这2批次标识不合格产品不会回收,已经指导企业准确标注了校服纤维含量。”
近年来,北京市对校服生产质量不合格企业依法从重处罚,采取立案调查、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存在严重问题企业被采取封存、扣押等强制措施。
另据了解,北京市将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新颁布的校服生产国家标准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以及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实施过渡期为2年。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继续销售至2018年5月31日。
北京市纤检所相关专家指出,相对于原有的国家标准,两项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更为严格,增加了如湿度摩擦等多项以前不在检测范围内的项目。比如,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新增纺织产品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标准,中小学生校服检测将新增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等项目。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