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和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向村民了解该村“十个全覆盖”危房改造工程进度。
届时,杜二生和乡亲们将告别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住进宽敞明亮、有自来水、有热水器的砖瓦房,杜二生和老伴觉得“那样的日子和城里人一样好。”
走进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独具特色的民房,直达家门口的油路,安全的自来水,实现“农村电商”模式的便民超市……在鄂尔多斯市,“十个全覆盖”工程不是简单的建房修路或是上水上电,而是作为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统筹规划、一体推进,通过一揽子措施努力实现幸福全覆盖,让每一项都合民意,暖民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去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保障民生的主要任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把工程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联动推进,系统谋划、分类实施,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改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加快向农牧区拓展,极大地提升了农牧区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方便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农村牧区面貌和农牧民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截止目前,鄂尔多斯市已经累计投入资金74亿元,完成566个村的建设改造任务,受益人口达36万人。
鄂尔多斯市结合各地的立地条件,分类制定建设标准。在人口集中的农区,坚持整村整社推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居住分散的牧区,采取分散建设和整村推进、固定实施与流动服务的模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对处于禁止开发区的农牧户,采取转移和集中新建的方式,通过兜底政策实现全覆盖;对沿黄渗漏区,结合“转、改、拆、建、移”等方式,全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工程。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鄂尔多斯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搞同一模式,走出了符合地区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建设路子。达拉特旗,启动实施了8000户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千名干部下基层驻村工作队深入到村户,“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沿黄河渗漏区、包茂高速等“一河四线”全面铺开;准格尔旗,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坚持整村整社推进,启动了“百里长川西口文化创意长廊”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体验、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为导向的新型发展之路;杭锦旗,坚持建管并重,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探索建立了乡风文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民主管理、监督考核四大机制;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提出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目标,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乌审旗、鄂托克旗、鄂前旗等西部牧业旗,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十个全覆盖”工程,通过完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形成“点集中、线支撑、圈覆盖”的建设格局。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鄂尔多斯市始终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来抓,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一幅靓丽的民生画卷正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展开。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