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当前,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面临着养老机构取得医保及医疗定点资格困难、京津冀三地医保标准差距大、政策范围内报销没有实现互联互认等障碍。河北有关部门将积极与京津沟通协调,力争尽快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实现“医保异地互通互认”,为河北承接京津养老服务功能提供助力。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专职副主任许祯科23日在保定涞水县举办的京津冀老年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上表示,京津冀三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630万,其中北京市达到300万,天津市达到215万,有着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疏解北京养老服务业等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许祯科说,目前河北养老产业已具备承接京津养老服务的一定基础,但也存在着养老机构设施不够完备、护理服务能力比较欠缺、协作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当前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尚需合力突破医保标准不一、异地报销难等多重体制机制难题。河北省民政厅将积极协同有关部门与京津沟通协调,尽快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拿出医保定点“宽进严出”政策,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有机融合,并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医保异地互通互认”。同时,建立健全养老产业监管制度,构建服务质量和养老需求评估体系,实行严格的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确保政策及时有效落实。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