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戴绍志 通讯员闫岩、刘益光)今年以来,“杂技之乡”吴桥县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大气防治、生态修复、容貌整治四大生态工程,力争将吴桥建设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杂技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京津冀重要旅游城市。
绿化造林,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区“绿肺”。吴桥县牢固树立“抓绿化就是抓环境、抓绿化就是抓民生、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植树造林工作作为优化环境、加快强县富民步伐的重要抓手,重点实施“3514”绿化工程。即京沪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冀鲁连接线三条绿色廊道,宣惠河、沙河、龙王河、漳卫新河、漳卫新河岔河五条河渠绿化,104国道与大运河之间一条经济林带,桑宁路、梁何路、安于路、南吴路四条省道县道绿化。同时完成180个农田林网和60个造林大方。2015年全县春季植树110万株,造林20100亩,完成沧州市下达春季造林任务的502%。目前,该县正在周密部署今冬植树造林计划,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以上,并谋划实施开发区14万平方米草坪新植、县城三条主干道绿道绿廊、千亩绕城森林公园风景区等建设,力争至2017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1%,让“杂技之乡”披上浓浓的绿装。
防治污染,打造天蓝气爽的自然氧吧。供暖期将近,吴桥县以生物质能为热源的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调试。该工程一期集中供热面积达76万平方米,消耗秸秆35万吨,节煤7万吨,削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10.5万吨、0.2万吨,拆除燃煤锅炉34台,关停地热井8个。今年供热面积将达到120万平方米,计划拆除和关停55台燃煤锅炉、12个地热井。同时,不断扩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范围。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粉尘进行治理,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全县空气质量、水系环境总体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了25%以上,确保全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
修复生态,打造水清地绿的城乡水系。今年以来,吴桥县加强桑兴河、宣惠河、通兴渠等县城水系及两岸护坡管理,并沿宣惠河两侧建设两条污水管网,生活、工业污水全部汇入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水系。对3条中小河流和农村河渠进行治理,提高河渠的灌排能力,形成河道互通、沟渠相连的灌溉排水体系,改善村镇生态环境,提高农田除涝防灾能力。谋划建设运河景观带,启动运河公园和植物园建设,让吴桥境内运河段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大力实施2000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外流域调水工程、河系沟渠连通工程,农业节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为修复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治容貌,打造品位优雅的城市风貌。吴桥确定每月15日为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义务清扫日,对城区各路段、公共场所进行环境清理。完善华山道集贸市场、铁路西运河商贸市场、金沙江路菜市场、外贸北市场设施,将周边区域占道经营摊位划归入市。道路清扫保洁实现16小时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全城实现生活垃圾、泔水等定时、定点收集,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98%。谋划启动了数字规划、数字城管建设,全力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无缝隙管理网络。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