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许贵元、刘海鹏 记者汤润清)培育大企业集团,带动大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唐山市着力实施“双大”战略,积极引导优势国有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保稳定,使全市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1至8月,由市国资委监管的12家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64.7亿元,同比增长12.83%。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唐山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孟宪友介绍,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为使国有企业焕发生机、重振雄风,唐山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改革兴企”之路。首先搞好“思想转型”,破除过去多年形成的“家大业大、困难不怕”和“吃老本儿、拼家底儿、抵挡一阵没问题”的消极被动观念,牢固树立起“改革不停步、创新谋发展、不走回头路、一步一层天”的开拓进取思维理念。
市骨干企业冀东发展集团历经10年磨练和打拼,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625.52亿元、216家所属企业、遍布11省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依靠科技推动企业“绿色崛起”,是冀东发展集团近两年的一大亮点,其研发的“磁飞轮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调峰等多方面。与此同时,该集团还在全国率先推出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的新工艺技术,这项技术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南非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
深化国企改革,也给另一市属国有企业港口实业集团注入了发展活力,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今年1至8月,港口实业集团实现利润10.08亿元、利税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6%和6.36%。目前,港口实业集团已成为拥有资产179.82亿元、吞吐量超过2亿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企业,成为唐山沿海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国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多次组织市属国有企业与北京金隅集团进行接触和洽谈,争取该集团把唐山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布局区域。目前,北京金隅集团在与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合作,共同投资建设陶瓷产业园区,共同开发市内停产国有陶瓷企业闲置土地,与冀东发展集团、唐重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同时,积极推进北方瓷都丰南项目引进台湾合成公司战略投资,建设国内领先的精品陶瓷企业。目前,双方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为了解决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的安置费用问题,唐山市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积极推进企业加快改制。通过国有资产(股权)处置变现,变现收益“打捆统筹”用于清偿职工债务、支付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经济补偿金,妥善安置大批下岗职工。同时,对占用土地被查封无法变现、资产变现收益与职工安置费用存在较大缺口的企业,谋划了资产盘活、出租租赁、转型发展的企业改制方案。今年全年预计实现资产盘活收益3500多万元,可解决6800名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医保费和1.6万名退休人员非统筹费用支付问题。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