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日)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市卫生监督所获悉,为了扩大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覆盖面,实现对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天津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区域已覆盖全市16个区县,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已由18家增加到33家,并已形成了天津市食品污染物数据库。
根据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担负的职责,市卫生计生部门规划建立了本市食品污染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体系,监测范围已覆盖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各个环节,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饮料、酒、肉、蛋、奶、油、调味品、水产品等百姓日常消费的各类食品。在国家监测计划基础上,市卫生计生部门还结合本市地域特征和饮食习惯,增加了地区监测项目、完善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格、扩大了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覆盖面,以满足开展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需要。通过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食品采样点,市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样品进行监测获取数万条数据,建立了本市食品污染物数据库。
据介绍,市卫生监督部门今后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提供相关信息,加强风险交流;同时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依法开展地方标准清理、企业标准跟踪评价,为市民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保障。(记者 徐杨)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